第三十二章 梅家的出路

第(1/2)页

梅尧跟着杜先生从镇远武馆回来后,躺倒就睡,直到一阵铜锣声将他吵醒。

        他起身披着衣服,来到院子里。

        天已晚,外面的喊声、枪声、锣声、狗叫声,混杂在一起。县民团打过来了,农民自卫军顶得住吗?梅尧不由得替三姐担心起来。

        碧云镇农民暴动时,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因为来的太突然,反动政府没有防备。但是,碧云镇作为黄江县的一个重镇,县政府的反攻是必然的。

        这个夜晚,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失去性命。

        梅尧在院子里呆了一会儿,觉得肚子饿了,想去厨房找点吃的。

        他走到花园的亭子边时,看到一个人影站在亭内。他先是有些紧张,随即发现,亭中之人不是别人,而他的母亲梅一剑。

        “妈,夜里凉,站在这里做甚?”

        梅尧看到母亲的手里提着一把宝剑,这是很少见的事。

        “今夜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梅一剑轻声说道。

        梅尧看不清母亲的面容,但他可以猜得出来,母亲神情凝重。

        “三姐又出去了?”

        “你二姐三姐,是咱们梅家的英雄。”梅一剑将剑插入鞘内,“走,看看你爷爷去。”

        梅尧的肚子虽然咕咕叫,可是他现在不敢去找吃的,只能跟着母亲去了后院。

        梅老太爷躺在床上已经好几个月,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一日三餐尚能吃下去,但下不了床,也说不了几句话。只要是醒来,就会说“世道变了、世道变了。”

        梅尧看着爷爷一天天瘦下去,心里发酸。

        梅老太爷与杜先生是好友,两位老人在培养梅尧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两人观念相投,都是希望把书院发扬光大。如今,一个躺床上了,一个也讲不动了。

        梅一剑跟老太爷说了几句宽慰的话,老太爷眼睛一闭一开,不知听明白没有,嘴巴也是一开一合,却没有发出声来。

        呆了一会儿,梅一剑带着儿子出来,两人站在月光之下。

        梅一剑说:“我一直想把这书院改造成新式学堂,让更多的学生来这里接受新式教育,可是你爷爷总是反对。我知道,你也不支持这样的想法。”

        梅尧不清楚母亲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他没有开腔,而是看着母亲的眼。

        梅一剑又说:“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腐朽的东西不肯退出历史舞台,只能被赶走了。鹿鸣书院的前途在哪里呢?如果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它就只能失败。而当下这世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不是老儒生,而是新青年。”

        “书院保持传统,也可以培养新青年啊,不一定非得改成学堂。”梅尧说,“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有抱负的人,走的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子。即便是要改变现状,也要想好了再干,而不是盲目瞎闹。”

        说出“瞎闹”两个字,梅尧马上后悔,不该对母亲的改革想法用这个词。他忙改口道:“就是不要急着猛烈得变,可以先小步快走,再逐步推进。”

        梅一剑将宝剑抱在怀里,说:“沉疴需要猛药啊。”

        两人说着话,就来到客厅。这时,梅珊急匆匆跑了回来,手里提着短枪,满头大汗。一进门,她就抓起桌上的茶壶,倒了碗凉茶喝了起来。

        “情况怎么样?”梅一剑问。

        “哎,小菜一碟,县民团的战斗力,根本用不着如此大规模的动员。放了几枪,就跑了。”

        梅珊用袖子擦了一下嘴。她的样子一点不像大户人家的小姐。

        “不要轻敌哦。”梅一剑道,“你那边事多,就不用总往家跑。”

        “我这不是找吃的吗?”梅珊笑道。

        何管家很精明,已经安排下人将两碗饭端上来。

        梅尧早就饿了,看着三姐狼吞虎咽,他只能咽口水。下人又端上来两碗,这才是给梅尧的。

        梅一剑看着两个孩子吃得香,可她并不开心。

        她想起孩子小的时候,看他们吃饭就是一种享受。如今,她每天惴惴不安。

        尤其是梅阑梅珊离家走上革命的道路,她就总是放心不下。可是一想到这个国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