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银枪会

第(1/2)页

常栋梁从省城写信回来了。

        常为贵让小树来找他大哥,看看信上写的是什么。

        常大柱打开信一看,才知道栋梁不愿意在长丰书店当学徒,自己辞了职,跑到省城去继续找书读。

        因为省立师范学校不收学费,栋梁便去报考,竟然考上了,当下正在师范学校读书,让家里人放心。

        栋梁不给家人说一声,就悄悄去了省城,这事大柱当然不高兴。

        他认为栋梁定是在鹿鸣书院读书时接触了不好的思想,才敢那么做。

        大柱原本也太关心家里的事,兄弟之间也没有什么共同志趣,栋梁在城省读书,他既没有想念,也没什么可愉悦的,他只关心能不能继承师傅的那点家底。

        大柱把信的内容告诉小树,留小树在武馆吃饭。

        小树生怕大哥抓住他练马步,拿了信便回家去了。临走,他又想起一事,于是对大柱说:“哥,铁虎哥想见你,你抽空回家一趟吧。”

        “哦,好的。”大柱答应一声,进了武馆。

        这时,杜子城正站在武馆的台子上,一手插着腰,一手高高挥舞。台下围了一圈弟子,听他高谈阔论。

        “这个赤卫队啊,就是专门保护穷人,保卫农民协会,专门对付恶霸地主的,如果民团或者国民党军来欺负我们,赤卫队坚决跟他们斗。”

        杜子城讲得来劲,没有注意到常大柱已回来。

        “二师兄,赤卫队有枪吗?”有人问。

        “有红缨枪吧。”有人在起哄。

        “当然有啊。”杜子城撩开衣襟,亮出了别在腰间的手枪,“有这铁家伙作伴,还怕什么呢?”

        “二师兄,赤卫队还招人吗?”

        “当然,赤卫队正是缺人之际,只要……”

        杜子城话没说完,常大柱高声喊道:“该练功了。”

        众弟子看到大师兄紧绷的脸,全都散去,各自找自己的兵刃练了起来。

        杜子城走近常大柱,说:“师兄,我最近事多,经常在外面跑,武馆的日常,还有照顾师傅的事,让你费心了。”

        “都是应该做的。”常大柱道,“师弟啊,我劝你一句,脚踏实了再跑,小心走火入魔。”

        杜子城把衣服扣子扣上,说:“谢谢师兄,我心里有数,不会的。”

        两人正说着,有一个背着鸟铳的青年跑进武馆:“杜队长,快,紧急情况,总指挥找你开会。”

        杜子城跟着来人走了。

        常大柱对众弟子说:“兄弟们,过来。我给你讲件事。”

        今天这是怎么了?两位师兄都有话跟大伙说,众徒弟围了过来。

        常大柱问:“弟兄们,咱镇远武馆能在江湖扬名立万,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师傅的威名。”

        “是咱的绝活锁喉枪。”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大柱从弟子手中接过一杆铁尖木柄的红缨枪,走到圈外,比划了几个招式,道:“锁喉枪,枪中王,枪枪锁喉最难防。”

        “这锁喉枪再厉害,恐怕也比不过二师兄的手枪吧。”一个弟子低声道。

        常大柱并没有回避矛盾,也没指责那个弟子,而是说:“练武之人,要有武者的志气,那洋枪再厉害,你得有啊。再说,如果没了子弹,那洋枪还不如烧火棍。”

        “哦,还有这茬儿。”

        “洋枪是配给军队的,还有民团,当然土匪也喜欢那玩意儿,扛了枪就要去打仗。打仗,你们知道吗,那是要死人的,你们长这么大,人间的美味你们尝了多少,有几个碰过女人,又有几个没有父母。”

        “对,是啊。”

        “咱们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咱们就过咱们的小日子,练好武功,看家护院,有了钱置点田产,娶个老婆,生个儿子,有啥不好的。别一天尽想那些不着边际的事,什么赤卫队、农民自卫军,今天风光,说不定明天县民团一来,全都散伙了。”

        “大师兄说得对。”

        常大柱看到大伙来了兴趣,一挥手说:“走,到后院去,让你们看样东西。”

        众弟子来到后院,这儿是圆形的练武场,比武馆前庭的场子小得多。

        墙内有一棵老树,常大柱一跃而起攀上树枝,连续向上攀爬,身子隐在茂密的树叶中。

        过了一会儿,他从树上跳下来。

        “弟兄们,看看这个。”大柱手里拿着一个银枪头,还带着灰白色的穗子,“大伙知道这个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