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绪十八年的穿越人士

第(1/2)页

一道白光闪过,张恪只感觉身在半空,背部向下急速的坠落。“大毛子导弹把我炸了多高啊”,带着这种疑惑转头一看,差点又晕了过去,身下是一片大海。“空间折跃?”电光火石之间张恪只来得及想到这一点,便带着疑惑重重的摔了下去。

        在坠入海中的一瞬间,冰冷的海水让他在瞬间恢复了意识,多年来自律的体能锻炼让他在海水中很快就止住了下坠之势,他随即向依稀透着光亮的水面游去,而当他浮出海面后,眼前的一切却让他在顷刻间目瞪口呆,旋即又欣喜若狂――在海与天的交界处,一道笔直的黑烟直冲苍穹!

        “这是?”

        随着头晕眼花还略微耳鸣的不适感逐渐减弱,的那艘船的形象地逐渐清晰,张恪也开始变得瞠目结舌――那撞角首、那桅杆、那烟囱,那飞桥,还船头两条金龙争日的船首标和船尾飘扬着的三角五爪金龙旗……

        张恪向着那艘巨舰奋力游去,随着距离进一步的缩短,已经可以看清那艘船上黑布缠头的水手了,有的在忙着搬运炮弹,有的正趴下费力的清洗甲板。而在他们穿着的白色号衣胸口前的方形补子上分作左右两行各有一些字……

        “北洋水师,致远铁甲舰?”,张恪目光呆滞的读出了那几个汉字,自小就熟悉近代海军史仿佛突然想到什么一般,喃喃自语道:“不光是空间不对,时间也不对啊,老子……老子竟然穿越了?”

        情绪激动又接连受创的张恪“嘎“的晕了过去。

        “没有别的了?”致远舰的飞桥上,一名年约30多岁满脸挑剔冷淡模样的男子轻声问道。

        他头戴一顶圆顶草帽,上身穿的则是一件在袖口、领口、衣襟、下摆均装饰有黑绸镶边的石青色宝纱马褂,左右衣袖上均绣有双龙抢珠图,白色马裤,黑皮鞋,腰束武装带,挂指挥刀,看上去颇为干练。

        “是。”回答他的是另一名和他装束相似的青年男子,唯一不同的是他上身所穿的军服衣袖肘部刺绣的二龙戏珠图中的龙所追逐的珠子乃是蓝色,而发问者的则是红色。

        “他自称是不列颠人士?却拿不出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发问者——北洋海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微微蹙起了眉头。

        “据他所说,在海难时他的行李都随船沉没了。”回话的还是周展阶——致远号上的驾驶二副。

        “那他来我大清所为何事?”邓世昌继续问道。

        “大人,这位张恪张先生自称是我大清山西平阳府人士,其父早年携全家流寓南方。他更是随海船周欧罗巴诸国,所到之处,必有所思,必有所见。游学十年,慨然返国。欲回我唐山(唐山——即大唐江山,是海外华侨对祖国故乡的习惯称呼,与唐山市无关)报效母国,告以泰西一切虚实强弱,西国何以强,东洋何以弱,助我国朝天下挽狂澜于既倒。如此人才,大人昨日里安排的那番措置,就难免有怠慢之嫌啊。”看着邓世昌依旧是那副眉头深锁的模样,周展阶善意的提醒道。

        “我知道”,邓世昌轻轻点了点头,问道:“但如果这只是他的说辞呢?”

        “这?”周展阶一时竟有些语塞。

        “倭寇窥视我北洋已久,此人来历不明,小心一些总是有道理的。”站在飞桥上的另一名军官装束的男子插话道,他看上去比邓世昌和周展阶都要和善许多,说话时语速不紧不慢,给人的感觉颇为沉稳。

        “既然度臣也如此说,那我也就不多加置喙了。”周展阶一笑,便不再多说话。

        “如果异日查实他确实不是倭寇的探子,那大不了我去给他赔罪。”邓世昌道,他转过头望向那位和善军官,“度臣,你是留美|幼童出身,待明日里这位张先生休息好了,就辛苦你去探一下他的口风吧。”

        “是,标下明白。”那名被称作“度臣”的青年军官肃容答道。

        穿越了?竟然穿越到晚清了?

        根据此时还只有12岁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同学在14年后发表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或超过光速时,会造成时空扭曲,具体是不是这么回事张恪已经记不清了,反正他的中学物理老师是这么教的。

        问题是,张恪可以用人格保证——他的suv从半空掉下来的速度绝对不会超过光速!

        但是从昨天被救上致远号后所见到的一切——穿着标准北洋水师1888年式军服的水手,用英语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