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京师

第(1/2)页

在一八九二年的春末夏初,在燕京城开始流传出一本书。

        书名正是《大国崛起》,北洋天津书局印发。纸张都用的上好的白纸,价钱真便宜,不过十几个铜板,在燕京城,也就是裕泰大茶馆一顿烂肉面外加一壶高沫的花销。

        往日印书发行,作者名字不是这个斋主人,就是那个沧海飘萍客之类的。而这本书作者名就是大咧咧的张恪两个大字,生怕读者不认识他一样。

        作者名下面还有简介:张恪,大清国山西平阳府人。自小随父母流寓南方,更是随海船周游泰西诸国。所到之处,必有所思,必有所见。游学十年,慨然返国。著书于市井,告以泰西一切虚实强弱,西国何以强,东洋何以弱,试图警当世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助我国朝天下挽狂澜于既倒。

        口气很大,书也写得确实不错。

        西洋列强由来无不娓娓道来,仿佛掌上观纹一般。不列颠的君主立宪体制,普鲁士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军国主义体制,美利坚共和国的合众国体制,法国的共和国体制。历史由来,民族风俗,军队特点,帝国疆域,重臣名将,乃至民俗风情,民族特点,全部都展现出来。

        这可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未有的著作!

        这个中央天国,先是不屑于了解那些外藩蛮夷,后来却是不知道该怎么着手了解,去哪里了解。只好集中在坚船利炮上面,乃至于现在的强国洋务运动都变得不伦不类。《大国崛起》一出,顿时洛阳纸贵。

        特别在天子脚下的燕京四九城,各大书坊,门口都是各个府里派来的下人。等着新书一到,就赶紧买给自己主子。不知道多少稍稍留心一点时务的官吏,都在挑灯夜读这本书。每本书上面都密密圈点,写满了各个读书之人不同的心得见解体会。

        满人勋贵在书中看到了普鲁士德意志帝国,皇族掌军,牢牢掌握着政权的好处。保皇党看到了明治维新,将地方权利收归中央的途径。宪|政派看到了英国君主立宪制以来造就的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原由。革命党为法国大革命的流血万里怦然心动,以为这样才能打破现在死气沉沉的局面。武人人看到了英国海军之强,普鲁士德意志帝国陆军之雄。还有一些比较恶趣味的家伙,却集中在钻研倭国的风俗篇。

        到了最后,大家都有一个问题。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张恪张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

        上层和知识分子的搔动,却没有影响燕京这座天子脚下四九城普通百姓的生活。裕泰大茶馆仍然高朋满座,旗人还是安分吃他们的钱粮。如今的少掌柜王利发还是时不时的溜到各位高谈阔论的老主顾跟前儿,神秘兮兮的来上一句“各位爷,莫谈国事呀!”

        一八九二年四月,日本横滨。

        “伊藤君,听闻阁下即将重新出掌枢密院了?”茶室之中,一名容貌清矍,留着颇具特色的普鲁士式一字胡须的便装中年人问道。

        “嗯?川上君的消息倒是灵通的很。”回答者身穿和服,年岁大约有50岁上下,发际微秃,右脸脸颊上长着一颗瘊子,眉梢低垂,下颌上留着短须,一双细长的眼深邃异常,整个人浑身上下都透着一种和年龄不太相符的活力。他没有正面回答,却形同默认道:“怎么,松方在国会这么快就要顶不住了么?”

        原来这密室之中,交谈的二人,发问者正是日本陆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中将,而回答者则更有来头,乃是前日本首任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伯爵。那句著名的“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便是出自伊藤之口。

        “是的,阁下,因为今年的军费预算案被国会中的民党议员否决,松方君已经在二月间解散了国会,相信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