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七章 相煎何太急10

第(1/2)页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皆有醉意。

        朱棣对宋忠道:“此次宋佥事前往开平卫巡边,何时回京?”

        宋忠道:“多则半年,少则三月。”

        朱棣道:“我属下护卫抽调一空,这偌大王府何人守卫?”

        宋忠笑道:“燕王可留下一千户守卫王府足矣。况且北平都司在城内也有数万军马,当可保万全。”

        朱棣道:“那就留下燕山中护卫丘福那个千户。”

        宋忠道:“卑职听凭王爷处置。”

        朱棣一指张玉道:“本王还想留下他,不知钦使意下如何?”

        宋忠摇摇头道:“万万不可,张玉乃是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职责重大,当随卫行动,不能留在北平。”

        张玉忿忿不平道:“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共有四人,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有什么职责重大?”

        宋忠道:“巡边事大,若是王府护卫皆象你一般,不听调遣,我如何指挥这数万大军?”

        朱棣看着宋忠,冷冷道:“卿不少让耶?”

        宋忠站起身来,深施一礼,正色道:“可让处则让,不可让处不敢让也。”

        朱棣气得浑身发抖,立刻拍案而起,怒视宋忠。

        北平都指挥使张信急忙起身劝道:“王爷,宋都督,你们二位一个是王爷,一个钦使,要多亲多近。且暂息雷霆之怒,听卑职细细道来。”

        朱棣和宋忠便怒气冲冲坐了下来。

        他给朱棣倒了一杯酒道:“卑职初来乍到,承蒙王爷照拂,不胜感激,卑职先干为敬。”说罢,将自己的杯中酒一饮而尽。

        朱棣神色稍缓,也讲自己面前的那杯酒饮了下去。

        张信又给宋忠倒了一杯酒,道:“宋都督,你我同在京师为官,如今又同赴北平任职,也算是有缘,我敬你一杯。”说罢,又饮了一杯。

        宋忠也把自己面前的那杯酒饮了。

        张信对朱棣道:“王爷,宋都督奉旨巡边,事关重大,王爷身为皇叔,当以身作则,为国分忧,故此卑职以为王爷当留下燕山中护卫副千户朱能守卫王府,而遣丘福前往开平效力。当然,王府安危也不能不顾,则应留下张佥事协助处理庶务。王爷以为如何?”

        朱棣想了想,虽然用丘福换作了朱能,但最终留下了张玉,也算是终有所得。张玉作战骁勇,又足智多谋,可独挡一面,遇事也好商量,遂点点头。

        张信又对宋忠道:“王爷为诸藩之长,皇上至亲。如今朝廷未说要削去王府护卫,只是调去协助都督巡边,照理来说,王爷对三护卫官兵仍有调遣之权,若争执不下,闹到皇上那里,恐都督见责。故此请都督三思。”

        宋忠想了一下道:“张玉可以留下,但朱能身为副千户,只能留下八百护卫。”

        朱棣怒气又生,大叫道:“宋忠,你莫欺人太甚。”

        眼看又要大起波澜,徐妙芸走了过来,对朱棣道:“王爷息怒,如今这大明天下还是朱家天下,即使王爷身边只剩一兵一卒,谅谁也不敢动大王一根毫毛,八百、一千有何分别?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众人起身连忙拱手称是。

        朱棣这才按下怒火,没有发作起来,宴会也就不欢而散了。

        深冬的燕北大地上,草木枯黄,寒风凛冽,一派肃杀之象。远处群山连绵不绝,如灰色的巨龙蜿蜒天际。

        天色阴沉,彤云密布,一队人马奔驰在这荒原之上,才显露出人世间的勃勃生机。

        塔娜换上了蒙古服饰,怀中抱着小巴特尔,骑着一匹枣红马,双颊冻得通红,心中却有无限畅快。

        她的左边是徐妙锦,骑一匹大青马,只见她一身戎装,刚中带柔,白里透红,更添颜色,真如海棠花开,芙蓉绽放。

        塔娜右边是张士行,骑一匹黑马,器宇轩昂,目不斜视。

        他们身后跟着北平布政使张昺,还有数十名下属,卫士。

        塔娜今日是要来巡查忠宁王所属万户的。本来张昺交给她一个名册,说明了哪些人随她外迁开平卫,其中大部分为捕鱼儿海一役所俘蒙人,迁到昌平一带定居,距今已然十年,不知再迁塞外,这些人是否愿意。但皇命难违,既然张昺深受皇恩,为不负所托,天大的事情他也要办得妥妥当当。故此塔娜一说要来昌平巡查,张昺便不顾朔风如刀,也要亲自陪同前来。

        至于徐妙锦,她是受燕王夫妇所托,随侍塔娜左右的。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