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兄长

第(1/2)页

郑家一早便来了几位客人,热热闹闹地坐在正院的正厅里头。

        外边的日头已经挂到了树梢上,鸟儿叽叽喳喳吵嚷着,洒扫的仆役们也嫌天热,趁着主子们都坐在厅里看不见,偷偷到耳房里喝口凉茶躲躲阴凉。

        郑大娘子杨氏坐在主位,与妯娌们闲说着话。

        “弟妹,你家这新妇倒是能睡,进门第一日,这个时辰了还不来拜见。”

        说话的,是杨氏的大嫂,郑平的大伯母。

        杨氏扯着脸笑笑,叫女使再去二郎院子里催催,让二郎和新妇赶紧过来。

        郑家长辈之中,一共三兄弟。郑平的父亲,也就是杨氏的官人郑同梧是第二个。在座的两个便是郑同梧两个兄弟的妻子,一个要叫杨氏弟妹,一个要叫杨氏嫂子。

        “这新婚夫妻晨起眷恋也是有的,嫂子可别生气呢。”

        郑平的三婶母是续弦,年纪比杨氏小上近十岁,说起话来软绵绵,像是杯糖水。

        杨氏牵强地笑道:“我家老爷一早上朝去了,我才起得早些,不是新娘子起得迟。”

        大姑母却说:“没见过哪家新妇,认亲都来得这样迟的。”

        杨氏的女使匆匆赶到了郑平的院子里,过来催道:“二哥儿,夫人都等了半个多时辰了,你快带着李娘子过去吧。”

        郑平是已经起了好一会儿了,但也不是他不想赶紧带着朝云去拜会母亲和伯母婶母,实在是朝云还在床上躺着不肯起来呢。他又舍不得新婚第一日就让朝云早起,只好任由她贪睡。

        女使知道二哥儿性子软,便去同韩婆婆说话:“婆婆,快把你家姑娘喊起来罢,夫人等了许久了。这才新婚,没得让夫人心里不快。”

        韩婆婆当然也晓得这道理,可三姐儿那里哪里是她喊得动的。

        三姐儿平日不是贪睡的人,不知怎的,今日说什么都不肯起来,就是躺在床上,被子盖着头也不嫌热。

        姑爷体谅姐儿昨日劳累辛苦,可夫人那里可不见得。

        夫人毕竟是郑家主母,也是姐儿今后的婆母,第一日认亲拜见尊长,让婆母再三派人来催促,这可不合规矩。

        如若是讲究规矩的人家,新妇入门第一日,是要天不亮就起来的。

        趁着一家之主不曾上朝出门,先与夫君一同去拜见父亲母亲,再服侍母亲用过早饭,等到亲戚们过来,一一拜见戚里。

        昨日夜里时,郑家老爷郑同梧派人来说,他去上朝时太早,儿媳不必急于早间去拜见,等他下朝回来再拜见也是一样。韩婆婆知道,这是郑同梧顾念朝云身份尊贵,才宽仁以待,不苛责规矩。

        但此时都已经过了辰时,姐儿还不起来,往小里说,这叫做无视规矩,往大了讲,这便是蔑视尊长。

        韩婆婆没法子,只好再进屋里,又撩开帐子,叫道:“姐儿,姐儿。”

        朝云像没听着似的,面朝着床里头睡。

        韩婆婆念叨着:“姐儿,快醒醒吧,过了时辰了。”

        朝云睁着眼睛,看着墙,听着后头韩婆婆的念叨声,一动不动。

        她不像动,也不想起来,更不想去拜见什么劳什子婆母。

        一想到要再去见到那个市侩嘴脸的杨氏,她宁可在床上躺这么一整天。

        郑平也进了屋,为难地凑到了床边,柔声细语地说:“三娘,你可醒了?”

        朝云平白地躺着,肩膀上盖着薄被,微微起伏。

        郑平又道:“三娘,若是醒了,便起来吧。我们先去拜见母亲和长辈们,午后回来再睡,可好?”

        朝云还是躺着不动,可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拜见母亲,拜见长辈,麻烦得要死。

        “三娘……”郑平伸手,轻轻拍了拍朝云的肩。

        李朝云唰地翻过了身,坐了起来,吐出一句话:“行了行了,我起了。”

        说着,便拍开了郑平的胳膊,下床穿鞋。

        雁飞与雪满本就端着盆子等在门口,听见里头韩婆婆传唤,连忙进来伺候朝云洗漱。

        等更完衣过去正院那里时,已经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

        杨氏脸上不见一点笑意,郑平和朝云携手而来,可谓是新妇和婆母在比谁的脸更冷。

        “儿子携妻子李朝云,拜见母亲,大伯母,三婶母。”

        郑平恭恭敬敬一拜,朝云只是微微弯了腰。

        杨氏并不作声,大姑母也只是端着杯子吃茶,倒是三婶母先开了口:“二哥儿媳妇,快给你母亲奉茶吧。”

        下人端着茶杯站在一旁,朝云上前两步,拿了茶杯,单手递给杨氏。

        规矩是对了,只是怎么看这李三娘都不像是心里恭敬她。杨氏轻咳一声,斜眼瞥她,讥讽道:“二郎媳妇是不是丧母太早,不晓得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