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老牛想吃嫩草

第(1/2)页

历史上的赵佶,那是有名的昏庸君主,宠信六贼,布花石纲,弄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甚至最后还被金人掳走,丢尽了汉人王朝的脸面,连他独创的瘦金体都被人称为亡国之体而鲜有人去学。

        至于蔡京就更不用说了,被人称为六贼之首的大奸臣,又能好到哪里去?

        可就是这么一个大奸臣,却是被王安石列为天下仅有的三位宰相之才其中一位,也是新旧两党公认的宰相之才,蔡京的才能可见一斑。

        历史终归是历史,很大程度上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或许大方向上没有问题,但细节上的处理,绝对跟书写纪录历史的人或者掌权者有很大的关联。

        就比如三国时期的周瑜和诸葛亮,论智计论谋略论安邦定国行军布阵,周瑜都是不输诸葛亮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强于他。

        但就因为罗贯中一支笔一张嘴,诸葛亮就压了周瑜上千年,周瑜上哪说理去?

        这还只是一本演义小说而已,就能影响到后世无数人,那些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起码在齐思这短短时间的接触中,赵佶和蔡京给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诚然,赵佶确实是亡国之君,但这事能怪到他一人身上吗?

        开国一句与士大夫共天下,便奠定了大宋一朝的基调。

        士大夫是些什么人?

        守有余,而进不足的一群人。

        北方还有一个庞然大物存在呢,就只打着休养生息的幌子偏安一隅。

        宋朝的冗官冗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和士大夫这一阶层有关。

        你有兄弟朋友,我有学生桃李,你帮我,我帮你,一层层下去,整个阶层都鸡犬升天,当官者无数。

        既然是既得利益者的团伙,但大家伙都是读书人,又手无缚鸡之力,可大家伙的银子啊人身安全啊需要保护啊,怎么办?

        招兵!

        兵越多,安全感就越足。

        你没有田地了?来来来,当兵!

        你吃不起饭了?来来来,当兵!

        至于这些兵上了战场管不管用,那就不在乎了,蚂蚁多了总能咬死象的嘛。

        而且为了不让那些武将有机会抢自己口袋里的银子,还弄出了稀奇古怪的兵将制度,搞得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打了败仗怎么办?砍武将脑袋!

        亡了国怎么办?都是皇帝的错,咱们在南边另起炉灶好了。

        啥?一个皇帝不够担责的?没事,还有整个上层领导班子呢,比如六贼啊。

        加一起七个人,足够平息民愤了。

        至于以前说的谁收复了燕云就封王的,没见皇帝都与咱们共天下吗?封王算个屁。

        有志者确实也不少,但架不住整个阶层都在装睡啊。

        所以齐思一直都认为,一个国家亡了,那绝对就是整个统治阶层的问题,而不是那么寥寥几个人就能背锅的。

        而大宋的统治阶层,就是士大夫阶层,连皇权都不如他们。

        赵佶和蔡京,就是背锅的首选。

        好在这些暂时都与齐思无关,他对大宋还没有什么归属感,首要目标还是获得足够的影响力好回到现代。

        刚走出集芳阁的大厅,齐思就看到一抹倩影正站在柳树花灯下,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傅月怜微微施了个礼:“公子总算出来了。”

        “傅行首在等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