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这条大腿很粗

第(1/2)页

“哐当”一声,蔡京手中的茶杯一下没拿稳掉在地上,茶水淋湿了半边衣裳。

        赵佶看了他一眼,却没有理会。

        蔡京能这么多年来身居高位,察言观色的本事那是杠杠的,赵佶的态度明显不容外人质疑,他叹了口气,看向齐思的目光充满了复杂。

        这天子学生和天子门生的区别太大了。

        皇帝收学生,还真是有史以来头一遭,这让他们这些大臣怎么称呼?皇弟子?想想都别扭啊。

        偏偏这事还是他引起来的,他跟谁说理去?

        而且他自己也是书法大家啊,如果不是因为齐思先习会的是赵佶的字体,他也有收徒的想法了,要知道他对齐思的印象也是很不错的。

        能根据一份字册,便模仿到这种地步,那天资也是非常过人。

        在蔡京看来,齐思这字最起码也具备了赵佶五六分的火候了。

        “学生?”

        齐思不太明白赵佶在想些什么,怎么说着说着又扯到收徒弟上面去了?

        赵佶一脸的期待:“我见你对于书法方面很有天赋,想教习你书法,不知你愿不愿意拜我为师?”

        这个时代的大才们,甚至连那些最底层的手工艺人,对于自己的绝艺都有些敝帚自珍,虽然不外传给别人,但基本上都会将毕生所学要么传授给嫡亲后代,要么就传授给自己的亲传弟子。

        赵佶也不例外,他虽然身为皇帝,政事上一塌糊涂,但诗词歌赋方面却是很有天赋,更是独创出了极具个人特色的瘦金体,当然也希望能够流传后世。

        但最可惜的,也是他的身份限制了他的发展,皇子皇孙们争权夺利的不会在这方面花心思,公开收徒那所有人都不会同意,不是说收徒不能收,但皇帝收徒这身份上是说不过去的。

        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习得自己几分精髓而且不知道身份的少年,哪还有不抓紧的道理?

        齐思很是纠结,做皇帝的学生当然好处多多,但现在赵佶并没有摆明身份,自然就是不希望让自己知道他是当今皇帝,自己想要利用这个身份做些什么也完全没办法,而且当了皇帝的学生,受到的争议和攻击估计也会铺天盖地的向他袭来。

        这就是个有利有弊的事情,不过齐思仔细想了想,利应该是大于弊的,最起码能与皇帝打交道,这影响力增加得倒是快速多了……

        而且单从书法上,认赵佶当老师,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齐思也没有什么抵触心理。

        不过赵佶既然不愿意暴露身份,那自己也不能一口就答应下来,还是得先做做样子。

        “这个,我与赵先生才刚见面,之前也不认识,这拜师还是有点不太合适吧?”他小心翼翼的说道。

        一听齐思这话,赵佶以为他不相信自己的书法很厉害,忙吩咐侍从准备笔墨纸砚。

        赵佶使用的笔是长锋狼毫勾线笔,沾好了墨,便照着那首《赏荷》写起来。

        瘦金体因为笔画更纤细,单个笔画中变化较少,行笔速度也要相对更快,只见赵佶以行草笔意作楷书,运笔飘忽,气势连贯,行笔快速,牵丝映带若游丝飞舞,动人心弦,三两下便写完了。

        写完之后,两厢对比之下,直让齐思一阵赞叹。

        这是赵佶杂糅了黄庭坚,褚遂良,二薛等各家字体的精髓,再用自己超出同时代人的审美,创造出的书法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正宗的瘦金体。

        这一幅字,极具清雅雍容的气质。

        齐思还是第一次见到真迹,也是激动万分。

        而他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