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兼济天下

第(2/2)页

为过意不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后来随着吕布等良家子举族从军,河套地区的汉人再度减少,后来并州实际上已经是被南匈奴全面控制。

        族人之中,先前的青年见自己妹妹有些闷闷不乐,悄声道:“还是不要想了,你和他不是一路人。”

        糜贞笑道:“怎么会,又不是他威逼你的,这可是好事,伱不发信去给他报喜?”

        她心道自己这个没名分的,反而赶在了糜贞和吕玲绮前面,这算什么事呢?

        她一边说,一边拆开袁熙的信,只扫了两行,便即变色大变。

        在袁熙的大船回返漂榆邑时,太史慈陆逊的大船,也已经南下,经过了海西,然后继续往广陵方向前进。

        “我曾经对人说过,天下绝大部分的平民百姓,其实都很可怜,也值得同情,是其有一口饭吃,他们都不会造反。”

        他这次交给田豫的任务中,最重要的便是在辽东半岛南部建立据点,连接补给线。

        袁熙把印绶文书交给田畴,约定会随后派驻兵士,护卫徐无山周边安全,并定期派出幽州军中精干之人,来徐无山学习寻路找水之法。

        田豫带着族人送到谷口,等袁熙的队伍消失在道路外面,才返回徐无山中。

        “事情的关键,还是在于这个朝廷能不能让治下的人过上好日子。”

        少女闷闷到:“不用阿兄多说,我明白的很。”

        吕布的家乡五原郡便是如此,吕布祖上时候还是当地豪强,但吕布出生后汉人的势力就大幅削弱,到了吕布成年时候已经只能勉强支撑,以至于吕玲绮童年过得也不怎么好。

        袁熙正色道:“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他在船头看着田豫的船越来越远,心里也是有些愧疚,自己回蓟城过年,但田豫肯定是无法安心度过这个春节了。

        这种困境,迟早要面对,所以袁熙如今要做的,就是借助田畴,来验证自己想法的可行性。

        这种情况持续几十年后,河套地区胡汉的比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以前的汉人为主,变成了南匈奴占绝对的比例。

        他对田畴说了自己对于胡人的认识,说道:“在大汉的户口上,边地无论胡汉,都已经编户齐民,便都是大汉子民,但他们对于朝廷的认同感,却是天差地别。”

        事情尘埃落定,他也不多做多逗留,当下带着田豫告辞离去。

        这位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南端离着青州只有不到二百里,通道狭长,是后世的渤海海峡,内抱渤海,若能控制,便能遏制青州。

        “畴也从使君这里学了不少东西,说来畴只是虚长几岁,使君称呼畴为先生,实在是愧不敢当啊。”

        袁熙明白,田畴前面的服从,多半还是因为自己的地位和实力,带着些不甘心的服软,直到此刻,田畴才开始被自己的想法打动。

        如果曹操真这么认为,趁机采取行动,袁熙便准备动用自己的底牌,让对方吃一次大亏。

        袁熙有一种感觉,袁谭既然私下投靠曹操,自己迟早要和其有一战,所以必须要提前布局,若辽东这处经营的好,就能遏制青州的后方,为自己将来把地盘连成一片打下基础。

        此时天下诸侯,都已经是自顾不暇,袁谭袁熙互相牵制,谁也不愿意先过黄河,刘备在豫州和袁术交战,江东孙策遇刺,袁熙打了数次大战,又在向并州和幽州东部方向扩张。

        河套地区是黄河中部流域最适合耕作的地区,土地极为肥沃,也是汉朝重要的马场,时代居住着大量的汉人,但因为汉庭的南匈奴内迁政策,很多汉人土地被占,然后被汉廷逼着往南内迁,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家乡河套。

        “当然,对于那种得了好处,却还想要作乱侵害他人的天生坏种,只能以杀止杀,把这些为危险的苗头扼杀在襁褓之中。”

        田豫拱手道:“末将绝不负使君之命。”

        袁熙和田豫出了徐无山,一路南行,来到了海边,那边有数艘大船等在岸边。

        袁熙拍了拍田豫的肩膀,两人分别登上大船,田豫往辽东港口而去,袁熙则是回返漂榆邑码头。

        他看到杜夫人样子的时候愣了一下,随即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然后告别两人,转身出府,继续带领船队南下去了。

        如今历史的进程已经大大加快,既然如此,那自己便在这车子上再推一把,让车轮转动的再快一些吧。

        糜贞看出不对,忙道:“怎么了?”

        杜夫人咬着嘴唇,涩声道:“温侯…..战死,元配夫人也一同去世了。”

        “吕夫人正在幽州守孝。”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