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兼济天下

第(1/2)页

第687章  兼济天下

        袁熙的回答,完全出乎田畴的意料之外。

        这几百年来,从凉州到并州,再到幽州,胡汉杂居,一直是边地极为头痛的问题。

        虽然上溯几千年,两边部民几乎都系出同源,但在漫长的岁月里面,因为所在地域的外部环境和政治取向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开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有的成了国家,有的成了部落,生活习性也渐行渐远,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冲突摩擦也时有发生。

        春秋战国之时,便有夷狄之辩,秦朝依靠大一统暂时将其压制下去,但随后的秦末大乱,让中原元气大伤,也让边地的外族蠢蠢欲动。

        刘邦立朝之时,汉廷的实力是颇为孱弱的,所以经历了白登山之围后,接连几代,汉廷对外的政策都相对弱势,以防御为主。

        这个期间,边地汉人的处境,其实是颇为艰难的,汉廷对其保护不够,胡人又时常侵扰,此时边地的风向,便是胡强汉弱,导致边地汉民一直寻求内迁,此消彼长,外族气焰也越发嚣张。

        直到汉武帝时期,汉廷才依靠卫霍,彻底将匈奴打得远遁,再不敢窥视中原,原本其他心怀不轨,伺机窥探的外族也纷纷归附朝贡,中原得保上百年的和平。

        草原没有永恒的霸主,但所有的部族都想当霸主,在西汉先后几次沉重打击了匈奴后,匈奴势微,分裂为南北匈奴,后来南匈奴在东汉投靠了汉廷,被安置在了河套地区,但北匈奴一直作乱,被班固击败后,又被鲜卑攻击后逐渐势弱,迫使其西迁,鲜卑趁机崛起。

        然而被安置的河套地区的南匈奴,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当初汉廷将其安置在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地区的做法,就颇受诟病,因为河套地区不仅富庶,而且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青年摇了摇头,心道小孩子心气,几天就过去了,而且这凶虎可不是那么简单,走到哪里,哪里就起战火,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徐无山的好。

        他郑重拜道:“不,先生就像一面镜子,也照出了我自己的很多不足。”

        “我忠心请求先生能够助我,不仅让徐无山的百姓,更让幽州乃至全天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杜夫人摇头道:“算了,公子是成大事的人,妾的这些都是小事了。”

        “就像黄巾军几乎都是汉人,不一样造反了?”

        “我曾经想了很久个中原因,发现并不能简单归结到人性善恶以及民族风俗上。”

        “对这些人,无论是天子还是朝廷,回报给他们最基本的生存下去的条件,不是理所当然吗?”

        “若是朝廷不管人的死活,没有粮食吃活不下去,怎么可能要求他们对朝廷有忠心?”

        船队到达海西的时候,逗留了一个时辰,太史慈亲自带人快马加鞭去了袁熙府邸,将袁熙的信分别交给了糜贞和杜夫人。

        但袁熙也不能再将精力浪费在这里了,因为他猜测,来年开春,曹操很可能会有大动作。

        但胡汉的问题,确实非常复杂,袁熙至今也没有找出一个能够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尤其是在幽州地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譬如辽西的乌桓和汉四郡的东夷,也在不断和汉境边民产生冲突。

        田畴眼前一亮,脱口而出道;“好一个达则兼济天下。”

        <div  class="contentadv">        “请公子勿忘今日之言,畴想看看,公子将来是如何做的!”

        他拉着田豫的手道:“国让兄,接下来我回蓟城,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杜夫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羞赧之色,轻声道:“本来是留下我来照顾女郎的,没想到现在反过来让女郎照顾,实在是不胜羞愧。”

        “我幽州军,除了子义,便是兄最擅长水战,所以在辽东和乐浪建立据点一事,全赖兄了。”

        田畴目光一闪,“使君这话,很危险啊。”

        糜贞等太史慈离开,也没有急着拆信,她笑着对杜夫人道:“太史将军看出来了呢。”

        袁熙对于汉廷的做法,其实是颇有微词的,他觉得这是朝廷衰败的显著表现,不思扩张进取,而是将自己的土地拱手让给外人,实在是自毁长城。

        “立朝之本,便是让天下人起码能有饭吃。”

        田畴听了,点头赞同,“使君对于恩威并施,倒是有独特的见解。”

        她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先前她和袁熙春风几度,等袁熙离开后两个月,她才发现,自己竟然有孕了!

        因为她是初次怀胎,所以初时身体反应颇大,糜贞时常过来照料于她,让杜夫人心中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