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二十三、小鹿

第(1/2)页

藤萝架下,三兄弟正各怀心事围坐着,秦昭在旁,他们有苦难言。

        赵王苦的是,眼看李珍案结了,其他人也盘查遍了,以为顺利过关,结果昨天锦衣卫忽然扣了他的护卫指挥使陆贵,说陆贵酒后失言,但薛旌这样懂事的人都不告诉他究竟失的什么言,锦衣卫先前就问过顾晟的话,现在因为陆贵又找顾晟责问,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

        汉王苦的则是,顾晟第一次被问话时还好好的,第二次忽然重提李珍案,说李珍是被他汉王招降云云,他怀疑顾晟是用自己来转移注意力,但锦衣卫一心扑在新案子上,不知那陆贵到底犯了多大的事,酒后失言,他还能说他想做皇帝?

        最后,太子苦的是,他是三人中唯一知道陆贵被抓原因的人,却不知道怎么告诉他们,尤其告诉赵王,这事和自己有关。

        按照顾晟所言,靖难时,陆贵还只是燕军中一个小小的指挥佥事,壬午年宫里大火大乱,他在乱军中护卫赵王,此后才得到的重用。

        锦衣卫盘问多人得到的说法是,陆贵得意于和赵王感情好,一次喝酒时谈起感情好的缘由,说那时建文君的人分几支从宫里突围,太子明知其中一支是建文君所在主力,却偏偏带人去追另一支,他悄悄跟上建文君的主力,立功心切想放出火信叫人,结果赵王先一步与他们遇上。那时太子与汉王早已独当一面,所以分头行事,只有赵王被皇上带在身边有些宝贝的意思,可惜皇上追击建文心切,竟不小心把赵王落下了,于是他单凭一人冲上去襄助赵王,这才有了后来的荣华富贵。

        酒友里有人笑他醉得糊涂,说自己明明听说赵王遇上的是林遇啸所辖副统领,兵部尚书齐泰的长子齐善,若那真是建文君,皇上又怎会因为追击心切而落下赵王,他说的话前后矛盾,别是为了给太子扣上不清不白的帽子吧?

        陆贵当面被拆穿,就说自己喝多了记错了,他只是怀疑太子没去追的那队人里有建文君,故意放走建文君看似不可能,但当初建文君释放身为人质的太子不也一样不可能。

        后来,这些醉话在锦衣卫盘查李珍案时被有心人翻了出来,说他污蔑太子,虽一直有传太子与建文君关系匪浅,但从来没人明说,更不要提像他这样编撰污蔑,被拆穿后又借醉说记错了。

        以上皆为锦衣卫的说法。

        太子苦恼的是,这事锦衣卫没有瞒他,皇上也没有,还问他怎么处置好。看在赵王的份上他可以不追究,但皇上并不想善了,看样子赵王的亲信要因为他遭殃了。

        太子叹了口气。

        接着汉王也叹了口气。

        接着赵王也叹了口气。

        秦昭察觉三位爷不高兴,不禁也叹了口气。

        三人齐齐看向锦衣卫派来的这小子,真是有苦难言。

        正事说不得,只能说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汉王想起件事儿,忽然一拍桌子,问赵王,那日的小贼抓到没有,顺便向太子说起那段令人不快的遭遇。

        太子惊奇竟有人如此胆大包天。

        赵王说大抵是惯犯,藏得深,怎么都找不到。

        汉王心情更加不好,但不怪赵王,知道他这两天心烦着,又忽然想起自己送来被拒收的美人,一下来了劲,问他为什么不收?

        赵王说最近没心情,别塞人来烦他。

        一句话同时点了太子和汉王两人。

        汉王不放弃,劝他收下自己的心意。

        赵王又嫌新人来了许多事要教,麻烦。

        汉王说又不要他教,更何况她们惯会服侍。

        赵王干脆说生面孔看着心烦。

        太子终于开口,帮腔说算了,他不想要就算了。

        汉王看看太子,看看赵王,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我知道了,大哥送就是好的,我送就是心烦,我既非老大又不是太子,赵王爷哪能瞧上我这小老二的心意。”

        阴阳怪气这块赵王没怕过,哼了声道,“我哪敢瞧不上你的心意!大哥是爹的太子,你是爹的肖子,就我是爹的逆子!连老天爷都看不顺眼,派李珍来倒我的霉,你却还送侍婢来关心我,我自然是感恩戴德的!”

        汉王沉默,果真阴阳怪气不过他。

        赵王也没放过太子,“大哥早早送来侍婢,对我的拳拳关爱之心我也感激涕零!爹只会骂我没用,两位哥哥却对我不离不弃,如此罩护,我真是无以为报!”

        太子想到叶秀,和汉王一样保持沉默。

        等赵王气消了些,才宽慰道,“其实爹最疼的还得是你,你想,我跟你二哥从小到大是不是挨的打都比你多?”

        汉王附和,“大哥说的是,我估计这次爹也是为你好,你底下不全是省油的灯,那顾晟……”

        赵王瞪来一眼。

        汉王只好打住,暗忖这就维护上了,难怪盘查时不准他接触底下,怕他包庇。

        汉王不想刺激他,“总之我猜啊,爹这次是借机替你镇一镇底下,管他失的什么言,总之闹得越凶底下越老实,你以后也放心不是?你再看李珍那事,若落我和大哥头上不得蜕层皮?落你头上非但没事,爹还为你花这心思,我都羡慕了!”

        两人轮番阐述赵王作为最受宠小儿子的殊荣,好像真有那么些道理,他渐渐没那么幽怨了。

        汉王怕他老想着是自己送来李珍害他一直倒霉,为了转开话头,就重提美人一事,于是不依不饶起来,非要见见太子送的是什么宝贝,自己的人哪里比不上。

        赵王果然忘了其他,专心烦起叶秀的事,不让下人去叫人。

        汉王执意要见人,吵吵嚷嚷着,“又不是没见过,藏着掖着做什么,真当宝贝了?上回没看仔细,这回我倒要瞧瞧到底是什么货色!”

        说着就把下人踹去找叶秀。

        不多会儿,内心卧槽的叶秀站到了他们面前。

        缩着脖子低着头,心里阿弥啊陀佛。

        汉王走近,阴影罩下,格外压迫。

        “抬起头来。”

        叶秀小心翼翼抬头,盯着他的前胸不敢看他,再次感慨到这人不是一般高。

        “叫什么?”

        叶秀怕他听出声音,细声细气道,“奴婢阿秀。”

        汉王背手,弯腰,凑近打量,吓得她皱成团儿似的后缩,闻到一股火硝味,庆幸他身上没枪,这时候得叫火器还是手铳?

        “上回可没见你这么规矩。”汉王不悦,回头问赵王,“瞧这畏畏缩缩的模样,你喜欢这样儿的?”

        赵王故作镇定,理直气壮,“不行吗?”

        “行,当然行!那我照这样儿的给你挑?”

        赵王拒绝累了,没好气道,“你是不是府上人多养不活?养不活就让她们去要饭,我这不赏饭!”

        叶秀瞪着圆轱辘的眼睛,心想要饭应该是他们朱家人的祖传技能。

        汉王不恼,坐回桌边安抚赵王,因为李珍一事,他最近总顺着赵王,总觉得欠他所以总想送他。

        终于,从遥远的园子外面,叶秀的救星九英走来了,带着三位爷的定制饮品走来了。

        赵王的是祛燥明目的三菊茶,汉王的是败火清热的碧螺春,太子的则是祛湿化痰的陈皮汤。

        九英示意叶秀奉茶,给她表现的机会。

        叶秀奉给太子,太子点头,又奉给汉王。

        汉王因为九英服侍周到,想到自己也有这样能干的人,一拍桌子想给赵王介绍,刚好打翻叶秀手中的碧螺春。

        热茶溅了叶秀一脸,烫到她是次要,主要是汉王也被烫到,她的心情介于想死和不想死之间。

        为什么他俩见面总有不必要的插曲?

        叶秀跪地求饶,汉王的脾气手撕她情有可原。

        果然,汉王脸上当场挂不住。

        说时迟那时快,赵王抢先骂了起来,“笨手笨脚的东西!尽给本王丢脸!滚下去!三天不许吃饭!”

        说着,还摔了自己的那杯三菊茶以表愤怒。

        叶秀竟然觉得这套路有点熟悉,来不及多想,赶紧凄凄惨惨戚戚地退下。

        汉王想追究也无法,若有所思问,“你是喜欢畏畏缩缩柔柔弱弱的,还是笨手笨脚挨得住骂的?”

        赵王回答,“我喜欢节省粮食三天不吃饭的。”

        拒绝很彻底,汉王终于不再坚持,“看来我府上确实没人配得上你。”

        说完意味深长看向太子,“还是大哥好啊,一送就送你心坎上,让你这么护着。”

        这是赵王第二次摔茶,汉王已经看出用意,他和太子送人的待遇天差地别,难免感觉不平衡。

        太子说都是凑巧,“我也没想到三弟选人的标准是节省粮食。我平日不敢多花一个子儿是怕背不动骂名,三弟大可不必这么节俭,爹娘最怕苦着的就是你了。”

        说得煞有介事,好像赵王真是南京节俭第一人。

        汉王一本正经附和,“确实,爹对你有求必应,北上要什么给什么,哪个羡慕得来?犯不着省那口粮,你又不缺吃,哪像我府上人多不好养活。”

        汉王常对赵王宠着惯着,和太子才有所比较,因为只有赵王享受“有求必应”,他和太子都没这待遇,想到这事他又感觉平衡了。

        受尽多方宠惯的赵王因为哥哥们的话心情好转,嘴上却不饶人,“我乐意节俭,所以我这儿膳食没几个菜,随便你们留不留下来吃饭。”

        太子和汉王表示受宠若惊,并留下来吃了饭。

        说是没几个菜,安排膳食的是九英,自然没有怠慢。

        另一边,被罚三天不许吃饭的叶秀完全不担心自己的伙食,因为丁宝刚听说她被罚,立刻送了干饼来让她藏好。

        所以,日常社交真的有用。

        至于和秦昭的非日常社交,也总会有用,比如,她想知道自己退下后汉王有没有要追究的意思,问秦昭就好了。

        而且她也好奇今天三位爷齐聚都聊了些什么,李医生的案子到哪一步了。

        叶秀决定晚上找秦昭问问,一个人在屋里啃饼等天黑。

        临近傍晚,九英来了,光明正大带着饭食来了。

        叶秀不敢吃,“九英姐姐,这……不好吧?”

        赵王知道会不会让她吐出来?

        九英笑了,“爷默许的,他哪舍得真罚你。”

        叶秀内心呵呵,他又不是没罚过。

        也就最近吃错药转性了,希望药不要停。

        叶秀表达对赵王的无上感激,也谢过九英,然后狗腿地送她离开,一直送到近园之外数十步。

        她正准备回去,秦昭从远处走来,迎面遇上离开的九英,两人说着什么,九英笑了起来,秦昭不好意思地挠头。

        天色渐渐暗了,叶秀的心情也暗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