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不是首长的首长(刚到家)

第(2/2)页


        至于那种“肌肉车”“性能车”或者“ponycar”“JDM”,再或者后来刷个这刷个那的德系操作,都是小众中的小众,卖不上什么钱,能走量的,其实是轮胎、卡钳外加“汽配城风格”的外包围。

        张浩南现在跟蔡总师说的,并不是这种,而是“高端联名”,把北美的“车库改装公司”利用起来,让死掉的“庞蒂亚克”重新活一活。

        <div  class="contentadv">        毕竟卖点还是有的,一个“庞蒂亚克·火鸟”就足够了,利用现在的信息差,把衍生品牌格调拉上去即可。

        换成别的车系,别的牌子,还真就未必有这种可行性。

        但还是那句话,太小众,短期内看不到啥大赚头,二汽进来搅合一下属实没必要。

        所以跟蔡总师沟通之后,也算是让他明白了其中的区别。

        “财神爷”不是万能的,设计不出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连底盘也无能为力,走量的东西赚不到那对于央企、大国企来说,那就是废的。

        就像高端蔬菜做成黄金价格,也卖不过番茄。

        番茄、玉米、黄瓜、生菜……

        随便哪个走量的,在大公司手里,那都是下金蛋的鹅。

        但是,高端的东西不能没有,大公司哪怕亏损也要维持高端产品,是为了品牌调性,可以在剧烈竞争时期,能够全方位覆盖全价格。

        张浩南现在就是拉高品牌调性,哪怕车还一辆没有,哪怕改装的零配件还没有一个,但以后衍生品牌或者说系列来走量,是可以有底气的。

        消费心理就是如此,张浩南也是顺水推舟。

        不过蔡总师略作思量,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表示跟二汽联系一下,可以适当地做一点小范围的合作。

        总院物流所的包所长一开始只是听,并没有插话,但讨论到二汽的一些研发任务时候,他稍微打断了一下蔡总师和张浩南的讨论。

        “张总,蔡总,我打断一下。”

        包所长推了一下眼镜,然后道,“我记得张总名下那个高校电动车大赛,有电池快拆技术?”

        “有是有,但还不具备商业化的可行性,现在的电池能量密度太低,几个高校的化学实验室也都是小规模制备,‘长弓蓄电池’的评估不太高。”

        “但是电驱的适应性更广。”

        有一个反常识认知,那就是人们会以为电在极寒地区会不给力,但其实恰恰相反,可以说“电池”不给力,但是“电”,是全方位的优势。

        设备的冷启动、保温、恒温、精度、稳定性……都是用“电”来兜底,上天入海都是如此。

        而如果回到一个设备的系统工程,工程师但凡能用电传的地方,那是绝对不会想用机械传动的,当然动力源或者说电源的选择,在前几十年的核大战阴影下,除了潜艇,很少会选择蓄电池。

        蓄电池不是个必要产物。

        换成燃气轮机、蒸汽轮机、柴油机或者汽油机来发电,那都是一样的。

        国内装备生产环节在建国后没二十年就做过大量原始数据对比,所以对“电”的执念和研究,绝非只是停留在普及电力。

        张浩南听到包所长这句话,就知道他应该是知道什么保密研发项目,这些项目成不成是两说的,当技术储备也是常有的事情。

        如果能批量生产,那肯定是最好。

        “包所长是有什么应用场景的设备需求?”

        “差不多吧,需要一些短途运输车辆,但不是公路,同时又具备改装后适应无烟火库区的作业。”

        “多功能啊。”

        张浩南想了想说道,“找建康航空航天和建康工业的联合实验室吧,具体什么我就不过问了,技术都有,技术升级之后成果归我,剩下的你们自己看着办。”

        这些技术储备上的事情,张浩南一向舍得花钱,他现在就是各种烧钱,因为现在不烧,以后来不及烧,根本烧不完。

        华东大基建进入平缓期是很快的,早烧早享受。

        等三十岁他都退休了,万一让他出来狗叫两声搞西部基础建设,他还能不出来吗?

        所以要趁三十岁之前,加速烧一烧,反正阿美利加现在就是要打压“欧萌”,就上个月,“欧萌”又罚了阿美利加二十亿欧元,还有一个诉讼,大概要到后年才出结果,那又是几十亿。

        如今白色家电起势,其中一大助力,就是阿美利加和欧盟之间的大战。

        二十年后国内的人民群众会十分熟悉,但现在大西洋两岸才是打得规模又大又激烈,从贝尔格莱德开始,到各种中东热点以及北约东扩,搞得欧元欲仙欲死。

        不过这不算什么,之后短短几年欧洲互联网公司全部暴毙,电信业也被“国会山老爷”们摸了遍,那才是精彩。

        “数字主权”丢失,也就这几年的事情了。

        之后嘛,德意志总理用个水果机被监听……那都是基本操作,其实是个必然结果。

        这个大势,不是靠一两个人能够逆转的,张老板哪怕是重生的,也只能跟着混口饭吃。

        毕竟再往后,阿美利加的债务,比全球国家GDP加起来还要多,那时候只要是个大公司,都在烧钱搞研发。

        为什么?因为研发成果不会变成废纸,挺过逆周期,未来就算不光明,至少也不会是黑不溜秋。

        张浩南只是提前了二十年折腾一下,他不是聪明,而是没得选。

        只不过落在大家眼里,那就是“财神爷”高深莫测。

        包所长现在是放弃思考的方式在跟张浩南打交道,他首先明确一点,自己所在物流所有任务也有项目;其次张老板手中有技术,而且也算是检验过了,毕竟电池快拆技术听上去就是个卡扣的事情,但背后还有电池封包等等技术应用;再次总院也想创收,至少不能老是等上头发钱。

        所以,放弃思考,直接提要求,“分赃”他说了不算,总院也说了不算,是张老板跟上头的默契。

        简而言之,包所长是完完全全把张浩南当京城的首长来看待,就是相对来说功能比较单一的首长。

        功能就一个:搞钱。

        整个会谈围绕机场建设的不多,基本上都是机场之外的东西,空军的人只是多看多听,并不发表太多意见,有些经费,该是他们的,一分都少不了;但那些模棱两可的,现在都不方便碰。

        不过张浩南给空军的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为只要是跟钱有关的问题,在他这里居然都有解决办法或者工具。

        散场的时候,大家就更加亲近了一些,聊到了近来的趣事,其中当然包括来自艾德蒙的抗议。

        “艾德蒙的事儿还没那么快结束,我这边可能需要买一些支线运输机,能改装的那种。”

        聊到后续发展,张浩南突然这么一句话,把空军都惊到了。

        “怎么就要支线运输机的地步?”

        “艾德蒙是现代化种植园经济农场主,武装到牙齿的。仆从军全球加起来一万多,私军有一个团的兵力,不算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提供的情报支撑,就这点东西,他们董事会开个会,灭个小国军阀跟玩儿一样。”

        张浩南喝了口茶,“不过呢,现在的国际局势,他们只能尽量依靠自身力量。在喀布尔,他们的种植业务还没起量,所以东南亚的利益,要纠缠一下的。”

        “……”

        对部队里的人来说,这些没啥冲击力,但对总院这些工程师们而言,还是挺有震撼性的。

        “艾德蒙在喀布尔还有种植业务?”

        “技术支持外加运输渠道嘛,算是回馈一下中央情报局。”

        这些情报,张浩南随口说了也就说了,不影响什么。

        就算你知道了又怎样?

        那些“大人物”的生意,你能阻挡吗?

        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因为那样会快乐一点。

        总院的工程师们听着听着,也终于明白张老板口中的喀布尔“种植业”就是个啥,好家伙……

        然而一想到张老板居然要跟这样的跨国公司互殴,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目前‘战略部’猜测,可能还是在满剌加的沙巴州,或许沙捞越,反正吉隆坡方面对艾德蒙这样的跨国公司毫无反制能力,我反正也不要脸,打算扶持一支吕宋武装力量,真发展到这个地步,我跟艾德蒙之间,就不再是农业公司之间的商业斗争,而是军火商之间的火并。”

        张浩南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道,“我这样说,你们就明白为什么我要支线运输机了吧?因为是真的需要。”

        “……”

        “……”

        “……”

        众人的沉默震耳欲聋,又想起来这货的“莲花航空”超额招聘了一批飞行员,合着这里头还有飞特殊航线的?

        或者,没有航线也可以飞?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