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第(1/2)页

哪怕邵维鼎已经足够重视《大公报》的这篇报道。
  但依旧低估了《大公报》引起的风波。
  港岛制造业的底蕴还是太强了。
  作为曾经占港岛gdp40%的行业,一半多的港岛人曾经端的饭碗。
  它的盘子远超出了邵维鼎的想象。
  无数记者蜂拥到了斯沃琪集团总部大厦。
  想要采访邵维鼎,获得一手消息。
  证实《大公报》预测的真实性。
  虽然斯沃琪集团旗下已经有宝珀和雅典表了。
  但是按照《大公报》的意思很明显是邵维鼎在整合了港岛的钟表产业之后,会立刻向瑞仕钟表动手。
  集合两家之力,干碎日本钟表行业。
  这对于港岛而言,消息太过于震撼了。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毫无疑问斯沃琪集团将登顶港岛一众企业之首。
  邵维鼎现如今才二十三岁啊!
  哪怕过个好几年,也不会超过三十岁。
  不到三十岁的港岛首富?
  一想到这个未来可能,不少人浑身都在发颤。
  不光是这些记者们。
  斯沃琪集团践行的模式,让不少代工工厂主看到了未来选择的方向。
  基于斯沃琪集团的发展模式,他们意识到。
  大部分做代工起家的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要往制造自主品牌的方向走。
  这样才可能有出路。
  同时,也让潘迪声这些野心家生出了滔天的野心。
  最为关键的是,让很多人将目光不再只盯着地产与金融这两大板块。
  《大公报》这篇报道,影响力比之先前《明报》《东方日报》《商报》等一众报纸加起来还要高。
  但唯独就苦了邵维鼎。
  这篇报道虽然给他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让斯沃琪集团的股价狂飙。
  如今的市值已经突破五十亿港币,每一个斯沃琪集团的股东都张灯结彩。
  甚至于宋尧和徐浩文都开始蹭热点在屈臣氏百佳门口,挂出了“港人自己的手表,斯沃琪”这类口号。
  但还别说,销量还真的又涨了一大截。
  但是,他对于斯沃琪集团的规划,也被很多人知道了。
  虽然影响不是那么大,但是终归是存在变数。
  为这,邵毅府特地打了一通电话让他回去。
  作为看过邵维鼎完整策划书的人,他很清楚大公报预测内容的真实性。
  回到家。
  邵毅府一看到邵维鼎,立刻把他带进了书房,脸上也满是凝重:“报纸都看了吗?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看了。”邵维鼎表情很放松,“按照原计划进行,不过节奏要加快一点。”
  “原计划?那瑞士那边坐地起价怎么办?”
  “老豆,你还是不了解瑞仕的钟表产业,那边钟表品牌就有三四十多家。现在是他们危在旦夕,根本就没有坐地起价的资格。”邵维鼎很淡定。
  坐地起价?
  自己选择的余地太多了。
  不光是瑞仕有钟表品牌,法国、德国乃至于美国都有一些经典品牌。
  而且计划曝光了,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最好能让瑞仕那边人都知道。
  他,才是唯一能救他们的存在。
  瑞仕人要卖自己的品牌,肯定不光是想赚钱。
  最为重要的是,是要保住瑞仕钟表的这个支柱产业。
  真正能够决定瑞仕钟表品牌归属的,从来就不是那些工厂主,不是那些公司老板。
  而是这些人背后的瑞仕银行,瑞仕政府。
  只要邵维鼎能够救活瑞仕钟表产业,可以给瑞仕提供几十万个工作岗位,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税收。
  在邵维鼎的手里,还是在瑞仕人的手里,对于这些真正能做主的人来说,有区别吗?
  根本就没有任何区别。
  邵维鼎现在就是要把自己打造成那个,能够给予他们希望的人。
  “你有这个信心就好。”邵毅府松了口气,随后道:“刚刚你郭叔叔给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