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十万大奖(8)

第(2/2)页

传先秦以来儒家文化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非此即彼‘的认知模式”和“‘善恶两分‘的绝对化政治思维定势”造成的。

        但他们“代表了儒家文化传统的正宗,在政治行为上,他们是清官和忠臣的典型”,是“士大夫的正面形象”。

        他在《立命与忠诚: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浙江人民2000年1月版第217-218页)一书中又说:

        “东林人士是君主政治的殉道者,他们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中最有品性与性格的杰出之士,故而青史留名”,“铸就民族的史诗总也离不开个体生命的壮烈,东林罹难诸公的‘曾经出席‘,使得中华史诗的这一阕哀婉动人,荡气回肠,萦绕千古!”

        即使是我新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对满清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特别排斥,也依然将其归结为封建王朝的没落、腐朽的代表。

        所以,许多学者自然而然就会致力于研究,大明有没有不步入穷途末路的可能性。

        而且不仅限于此,学界应该还有与西方的民主制相比较的意思。

        谈谈说说的,一上午时间迅快过去。

        中午十二点半,三人从西大街五监狱附近下山。

        顺便打电话叫上老孙,一起去吃喝。

        这时老孙却已经吃过了,出来陪着喝点啤酒。

        之后,去老孙家里歇息聊天。

        老孙和阿游聊得挺嗨。

        李铁如插不上话,而且对时事政治什么的也兴趣不浓厚。

        于是,老孟再次跟他下棋。

        李铁如照例执黑棋先行。

        好笑的是,开局不久,右上角出现一次局部战斗,其后黑棋再度落后了。

        黑棋应对不好,不仅局部落了后手,而且还没补净,白棋还走得很顺畅。

        战到中盘,战场渐渐转移到了左边。

        黑棋不得不在白棋势力范围内竭力拼搏,白棋形势大好。

        下着下着,激战中老孟又出现了巨大错觉、误算。

        他看漏了黑棋的严厉反扑。

        本来他如果没出这个错,黑棋应该是难以两全的。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黑棋上下两块都顺利治孤,白棋也依旧可以保持较大优势。

        实战他打出大漏勺,三子棋筋被黑棋吃掉!

        一下子,黑棋由被告变成了原告,白棋反而上下无法兼顾。

        这盘棋他的失误更加夸张。

        昨天那盘棋,他的两次失误,假设就是每一个损失三十目吧;如果只是一个的话,那盘棋最后未必一定会输。

        而今天这个不同,只一步棋,亏损至少相当于六十目,直接就导致了败局。

        不得不说,老孟棋力仍是远胜李铁如,大概强约有网上2个段位。

        老孟应该至少是强7d,李铁如只是强5d。

        而这两盘棋,老孟连败有点偶然,失误太低级,不应该出现。

        还有一个,李铁如面对面下棋表现出的实力,应该比网上的实力强。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