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大制作时代(求订阅推荐)

第(2/2)页

税,扣各种税。

        虽然没有经过详细的计算,但想来也不会低于5千万。这还只是工作室,莱曼个人也能赚到大约1千万左右。

        而等到全球各地全部下映之后,各大院线把分红打给欧罗巴影业,才可以计算最终的三家分账,然后在扣除掉原先投入的1千5百万,纯利润收入就会在3千5百万美金以上。

        很赚,不是吗?而他还是拿的最少那部分,想想派拉蒙以及欧罗巴,这两家才是真正的大头。

        后者还是拿的长期饭票,就算分完账,线下市场也能源源不断的带来收益,当然,跟现在是不能比,但至少胜在稳定不是,迪士尼能每年的公司年报都那么好看,跟人家那庞大的片库可分不开。光198几年拍摄的《白雪公主》,截至到现在,都还在赚钱呢。

        而这部电影的回报比是没有《活埋》高的,毕竟《活埋》的制作成本才几十万,却赚到了几千万,但看看实际的,两者又是不能比。

        一部大片只要成功,确实是好几部小制作电影加起来都不一定比得上的。

        既然都是冒风险,为什么不多承担一点,多赚一点呢?

        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

        低投资、高风险、不一定高回报。

        是你,你怎么选?

        这也是派拉蒙影业非常不爽汤姆克鲁斯在《碟中谍》系列里拿那么高的分成,却不得不捏着鼻子合作的原因,也是欧罗巴影业原因放出一部分收益让给莱曼,只为继续维持合作的前提。

        利益,才是两者的相同之处。

        只要能赚钱,什么都是可以商谈的。

        你想想,一部《坏家伙》,虽然派拉蒙影业以及欧罗巴影业并没有完全公开内部盈利数字,但只要稍微计算一下,至少都是收获了一亿以上的纯利润——这还是扣除成本和税收的结果,实际只会更高。

        毕竟,合理避税吗,懂得都懂,大公司的骚操作实在太多,不是莱曼这种老实人可以想象的到的。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部成功大片的附加价值也非常的可观。

        就算抛开相关版权的运作,公司因为利好消息,股票涨价的收益又该怎么算呢?

        市值高了,总不可能有坏处吧。而电影公司因为电影市场的波动,导致股票上升或下降的例子可不要太多。

        至少,拿这一次来说,派拉蒙影业的股东们是爽了的,雪莉兰辛也很爽。

        这样的好成绩,总算堵住了那些人的口。

        或许这些潜在因素也是那些电影厂家坚持想要投资大制作的原因,这么一个项目的成功,就足以将业绩档次整整提升一个大段,而且回报的巨额收益,也会成为公司下一个制作的有力后背。

        算是比较良性的一个循环吧。

        北美下画之后,派拉蒙影业在高兴之余,也是想起了要搞一个庆功会。

        本来吗,他们在破一亿的时候就准备举办的,但被莱曼拒绝了。

        到了现在,一切几乎已经尘埃落定。莱曼也没了借口再继续辜负派拉蒙的美意。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