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顾旭的前程往事(二)

第(1/2)页

不远处传来巨响,他一惊,立马朝牛车方向望去。

        那蒙着面纱女子,手里挥着一条银光璨灿,炫丽夺目长鞭。在阳光的照射下,如长蛇吐杏,劈在树上,粗壮树干应声而裂;劈在石上,碎石炸得满天乱飞;劈在人身上……

        哦,她没有劈在人上,只是劈完大树和石块后,她单手执鞭,静静地立在那里,冷冷地扫视着面前被她震摄住的难民们。

        少年脸色苍白,有些慌乱地再次抬头看着俯视他的书生。

        书生伸手拿过他手里书,道:“尚书?上古之书!”

        手中的书卷破旧发黄,书面却用褐色的牛皮纸包得整齐,书页边角破损,却被压得很是平整。看得出少年翻看过无数遍,也甚是爱惜。

        书生凝视着他,道:“此书为圣人为教化弟子所著。你可有在此书中学到何为仁?何为德”

        少年的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紧张得浑身发抖。他回头看了看躺在那边地上,脑袋受伤的男子……那蒙面的玄衣女子身上杀气凛然,手里银鞭下来,那群好不容易跟着自己活到今天的难民,必定非死即伤。逃荒路上,身强力壮尚且都会饿死,渴死,病死,绝望而死。更何况受伤,无医无药,无水无粮,再小的伤口对难民来说都是致命的!

        “回答我!从这书里你可学到何为仁?何为德?”

        书生语调平缓,语音柔和,却夹杂着一种迎面扑来的震摄之力,让人不容拒绝,心生畏惧。

        他身上的汗毛瞬间竖立,直觉告诉他,他必须诚实回答。他低下头,跪在书生面前,“学生认为……杀一人可救百人,那么杀这一人便是为仁!若是活一人可救万民,为活这一人而杀百人是为德!”

        “……”

        他态度恭顺,又自称学生让书生微微讶异,可他偏激的语言更让书生愕然。书生看着他,脸上神情平静,喜怒不明。

        “如果死的是你,你会没丝毫怨恨,欣然赴死吗?”

        “……”

        少年怔愣在那里,头低得更低了。他从不去想死去的人的感受,他只会在活着的人里计算着,筹谋着,做着自己认为对的取舍。

        须臾,少年抬头,笃定地道:“所以,学生一直在努力,努力成为那个能救万人的人!”

        书生叹了口气,他抬手指着那群虽然惧怕蒙面女子手里的鞭子,却还是围着牛车不肯散去的难民们,又道:“如何救万民?操控人心,挑起杀戮!能救万民吗?”

        他凝视着少年的眼睛,道:“不会!只会让这世道更乱,死的人更多!”

        少年双目迷茫,喃喃道:“老师,这世道本就不是你死便是我活……我们尽力活下去,难道错了吗?”

        “想活下去,尽力活下去当然没错。可是,你为了自己活下去,去让别人活不下去便是你的错了!”书生从袖中拿出一本书给他,道:“你既叫我老师,那你便试着从这本书里找找,看看能否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少年双手接过,那书皮上“明学”二字赫然醒目,他手指轻轻摩试。

        “明世间之道,学救世之法。”书生又在书卷上轻轻放下一锭银子,道“或许,你能从中找到自己能活下去,别人也能活下去的方法……你须明白,你若真想成为众人领袖,成为那个能救万民的人,那就先成为真正的仁者!”

        少年久久地跪在原地,看着书生离去的背影……身姿挺拔,宽飘飘,似王者,更似神明!

        几日之后的中午,他们又碰到了这位少年。

        他双手被缚,浑身是伤,吊在马路旁的一棵歪脖子树上。

        烈日下,远远望去,昏迷的他就如同一条风干的咸鱼,旋转着,晃动着。

        牛车从他身边驶过,遥远摇醒了身边正在沉睡的阿爷。她知道姑姑不喜欢她从路上捡东西,可父亲却会由着她。姑姑听从阿爷的命令,从树上解下了他,扔在牛车上。

        路遥远用帕子浸水打湿他晒得干裂的嘴唇,替他涂抹药膏,拿着大蒲扇用力的替他扇着风。傍晚凉爽时,他终于醒了过来,一声不吭,大口的喝水,大口的嚼着遥远给他的干粮。他嚼着粗爆吞得用力,那样子像是饿极了的人,又像是恨极了的人。

        夜里,阿爷像往常一样在姑姑搭好的帐篷里开始写写画画。他站在帐篷外,痴痴地看着烛火映射下的身影,既不愿离开,又不敢靠近。

        遥远拉起他的手,轻轻地吹嘘着他手上的伤口。

        她抬头看他,漆黑的眸子里,清澈透亮,她问道:“哥哥,你还疼吗?”

        瞬间,他泪如雨下,哇哇大哭,哭得十分委屈,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