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酸枣糕(二)(修)

第(1/2)页

老五胤祺本性不坏,只是脾气有些急躁,大家一般都顺着他来,而老七胤祐又与他的关系厚密,这溢美之词更是不绝于口,最后甚至说他不逊于曹子建七步成诗之大才。

        直夸得老五一张大嘴都咧到耳后了,若是他有尾巴,只怕此刻都能听到尾巴飞速摇动的呼呼风声,“光是不逊于?我怎么觉着我比他厉害多了,他还走了七步,我可是一步没动。”

        胤禛、胤禩隔空对了个无奈的眼神,忙都躲了,生怕被这憨憨揪住不放。

        不过若真要被他拉住问一个评价的话

        胤禩小声道:“想来‘君子九思,貌思恭,言思忠’,若真被五哥问到,我也只能舍前而取后了。”

        胤禩再如何心沉色温,如今也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且他见四哥今日都有促狭玩闹之语,也跟着活泼了几分,对着胤禛开起胤祺的玩笑来。

        胤禛瞥了他一眼,面色仍是往日那般不苟言笑,只是嘴角有微不可见的上扬弧度,“八弟说的是。”

        两人出了南薰殿,还能听到身后传来胤祺洋洋自得的声音,以及他让胤祐承认自己比曹植更有才华的威逼利诱之声。

        再度无奈摇头,随后各自散去。

        这边胤祺想着自比曹植,另一边被他气了个仰倒的师傅们却想着当龙文渊。

        然而,责打皇子,到底还是不敢。于是这几个年逾五十的老师傅,顶着正午的烈日,健步如飞地去找皇上告状去了。

        他们是不敢打,所以就怂恿皇帝打。

        但他们这一厢情愿之下,却忘了问,皇帝到底敢不敢。

        康熙听了这几个师傅的描述,尤其那首不伦不类的打油诗,气得额角上的那处青筋都“突突”直跳。

        他稳了稳情绪,赐了座又大加夸赞宽慰,好容易才将几个汉人师傅劝抚好了,沉声吩咐:“去慈仁宫。”

        太后对于胤祺的爱重,他当然知道。胤祺六岁开蒙,因自幼说满语而难背汉文,本该笨鸟先飞的时候就因太后的纵容溺爱,竟让他直接将汉文甩在一旁,再不肯学。

        原想着他或许资质鲁钝,不妨徐徐进之,也省的太后心疼从而再度横生阻拦,可如今看来,学问上毫无进益不说,竟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对于课堂师傅几无敬畏感佩之心,这就不得不好生训教罚诫一番,让他生个教训。

        可太后毕竟是太后,就是康熙,也得先请示过才能责罚她自幼养在膝下,爱护得如同眼珠子一般的孙儿。

        康熙既怕直言胤祺顽劣,会伤了太后的心,又担心说轻了只会让太后再度袒护,因而格外斟酌用词,难得絮絮叨叨说了好半天话,见太后半垂眼帘,面露沉思,想是听进去了这才暗暗松了口气,端起茶盏轻呷一口润润嗓子

        结果,太后沉思良久后,抬头甚是欣慰道:“老五这孩子到底是出息了。”

        康熙:“?”

        “哀家还当他在汉文汉诗上不大精通,却不知他作得如此好。”太后顿了下,“本色!是这个词吧?皇帝知道的,我不通汉文,还是这些年看戏才知道这个词,也不知用的对不对?”

        康熙一时失语,“太后自是聪”

        话没说完就被太后抬手打断,“皇帝也不用奉承哀家,这孩子虽养在慈仁宫,但他的聪慧,哀家可不愿虚占一分功劳,还是他自己天资好,又肯用功。”

        先夸太后再夸胤祺,夸胤祺本质上就是在夸太后。

        这是一套宫里人运用熟练的套路,所以太后直接抢先破招。

        然而,康熙并不是这个意思,不仅话没说完被噎在喉间,还被误解了意思,这下心头更是一噎,忙喝了口茶顺了顺。

        太后虽这样说,但面上还是露出几分难以掩藏的骄傲自得,仿佛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孙儿,她很是与有荣焉。

        “不过,依着哀家的意思,倒也不必大张旗鼓地奖赏夸赞他,一是怕伤了他们兄弟间的和气,二也是免得他骄傲自满,只随便赏个什么,也就是了——皇帝的意思呢?”

        皇帝没有意思。

        但皇帝听懂了太后的意思。

        太后定是早就了然他的来意,故意说这些话又曲解他的意思,就是为了袒护胤祺。

        太后保养得宜,不仅是面容上不显老态,而且眼神仍像年轻时一样明亮有神,此刻甚至还透着一丝少女的狡黠。

        这一下,康熙心头忽然松了。

        他这位嫡母虽贵为皇后,却无宠无子深宫寂寞,之后成了太后仍是简居深宫,能言谈者也不过太皇太后一人。

        在他的记忆里,太后一直持重安静,谨慎守礼。或许是因为这两个孩子,竟让太后也多了几分生气?

        也罢,胤祺虽不争气,但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