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酸枣糕(修)

第(1/2)页

这样的天气,任谁也不愿再出去走动。

        只有佟妃。

        带着自己素日做的经幡去了宝华殿。

        王嫔是早产又难产,已经发动了近两个时辰,她忧心忡忡,坐立不安,便也不顾什么天气不天气的,直接乘撵去了宝华殿祈福。

        不仅祈福,还告了罪。

        直说是自己年轻不经事,疏于看顾一时不察,才让王嫔遭此无妄之灾,她情愿折寿十年,以求龙胎平安落地。

        “疏于看顾一时不察”这八个字很微妙。

        看顾什么?自然是身为主位娘娘看顾自己宫内的有孕嫔妃。

        那不察又是不察了什么?

        是送入王嫔殿内的饮食?

        昨晚太后将事情定性为“好心办坏事”,重点落在前两字上,而佟妃这个自责忏悔的语气,直接强调了后两字,及其引发的后果。

        且她还愿以自身之寿命来弥补这个过错。

        不论是谁听说了,都要感念佟妃娘娘对于皇女、龙胎的两重爱贴之意。

        于是,哪怕风雨如晦,六宫寂静。这消息还是弥漫在空气中,无声无息地快速散开。

        连康熙都派人前去关切,让她尽早回宫,免得不慎着雨伤了风寒。

        而慈仁宫,不知太后听说了没有,反正常乐堂是知道了这个消息。

        静成正欲要走,闻言又拍了拍昭宁的肩头,“不必忧心,想来皇玛嬷心里自然有数。”

        昭宁知道她的意思,只要太后心里有数,那其他人不论心里转的是哪个“数”,嘴里也必得应和着太后的这个“数”。

        静成顿了顿,又道,“不过我之前说的,你还是再好好想想。”

        说完便带着自家宫女急匆匆地走了。

        片刻后,“轰”地一声惊雷炸开,随即暴雨倾盆而下。

        夏采春迎担心昭宁怕雷声,都拥在软榻上陪她说话。

        夜风呼呼地刮着,把窗户砸出噼里啪啦地声响,然而就在这响声之外似乎还传来一阵隐约的、听不真切的嘈杂声。

        夏采附耳窗边,凝神屏气地听了好一会儿,“像是佟妃娘娘回宫了。”

        昭宁脑中想着静成说的话,这时也不由自主地学起她的思维方式了。

        依着静成的猜测,佟妃要太医瞒着龙胎不稳,一是王嫔是她宫里人,怕担照拂不利之责,二是真切为了王嫔这次的龙胎。

        她想抚养,自然要显出自己有着照顾孩子的本事和那一份慈爱之心。

        而冒雨祈福、自愿折寿、又大张旗鼓地回宫,都是为了让阖宫,特别是皇帝体察到她这份慈心。

        当然,静成也说,抚养孩子不是最终目的,她想的还是位分和管理六宫的大权。

        佟妃是孝懿仁皇后之妹,却只被诏封为妃,甚至连册封礼都未行,如今更是暂居惠妃之下,她如何能忍。

        但她虽家世显赫,无子却是致命伤,尤其惠妃还是皇长子生母,就凭这一点,她就越不过去,或许就是为了这个,她才急着想要抚养一个低位嫔妃的孩子

        或许惠妃也正是防着这一点,才刻意放出去风声。

        至于下毒

        之前种种推测都是静成昭宁两人私房闺话,但因论及庶母还是多了小心,但提到这个,静成则更谨慎了些,只含糊说了句“或许当事三人都挨着联系”后就不肯再多说。

        昭宁仔细想了想,当事三人?那不就是惠妃、佟妃还有王嫔。

        惠妃若单单只是不想让佟妃抚养,那也不必对一个怀胎八月的孕妇用毒,这岂不是一尸两命?

        纵使她心狠,那也该早些下手才对。

        静成见她不依不饶地追着问,也暗暗后悔不该跟她说这些,最后架不住才又说了件秘事。

        王庶妃与王嫔相差两月有孕,但王庶妃怀孕的日子好,又有宝华殿的法师掐算过,而王嫔的孕期不好,且她之前有一子,听说这胎八成是个公主,为此佟妃便想抚养王庶妃的孩子。

        昭宁在脑中搜刮着那点浅薄疏漏的历史知识,想了半天才想到这个王庶妃就是几月后的十一公主生母。

        而王嫔这次又是诞下一位阿哥,后来的庄亲王。

        果然啊,封建迷信不可信。

        但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佟妃忽然又将目光落在了王嫔身上,这月起百般关照,万分尽心,这落到惠妃眼中自然就防备起来了。

        昭宁只觉心惊,那也不至于下毒。

        静成却道:“她或许也没有胆子谋害皇子,不过是想着让这胎不稳,好有个话柄阻止佟妃而已。”

        这轻描淡写的“不过”“而已”,听得昭宁更是心惊,她恍恍看了静成半晌,大约把她看毛了,便再不肯多说,转而又叮嘱起“瓜田李下”这四个字。

        其实也不必静成反复提醒,昭宁如今领教了这一番,也不敢再给旁人送东西了。

        奈何,这东西非要自己上门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