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朱元璋:老九活太久,硬是把太子给熬死了?

第(1/2)页

143:朱元璋:老九活太久,硬是把太子给熬死了?

        推演依旧在继续当中……

        【破逆军的人,一批换一批!大明的版图,变得前所未有的大,已然是世界第一强国,诸多小国,每年进贡的朝贡,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是来之不易的盛世,都是破逆军们流血打下来的盛世!】

        无数浴血奋战的画面如白驹过隙一般在朱元璋面前一一闪现,那悲壮的一暮暮,看得他热血沸腾的同时,也有种心疼的感觉。

        这可都是大明朝最英勇的将士啊!

        好多人,永远倒在了异国他乡的战场之上,临死都没能再看家乡一眼啊!

        【你父皇因此写了一本书!叫‘先辈的血’这本书,被录入了军校!代代相传!你的父皇,晚年也成为了大文豪!】

        【老一辈的打下的基业,由你这一辈继承的话,那么你也将会是一位盛世皇帝!】

        朱元璋的情绪总算平复了不少。

        不得不说,老九这家伙还是很有文采的。

        如果他把心思都放在文学上,拥有的成就绝不会比古今的那些大文豪、大儒生差多少,甚至比他们更厉害!

        可这小子就是喜欢打仗,而且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实在是太耀眼了啊!

        以至于现在的文武百官都还没看到老九治国之能!

        唉……真不让人省心啊!

        【可岁月不饶人,仁城68年,你病倒了,如今的你,也已经73岁多了!】

        朱元璋看到这里,直接傻眼!

        好家伙,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朱匣秋只有【太子】这个选项了!

        敢情是最后被老九给活活熬死啊!

        太子七十多岁都病倒了,皇帝都九十多岁了,依旧生龙活虎的。

        按照这个节奏下去,朱匣秋想要当皇帝,除非是老九主动退位差不多!

        但退位给一个快要死的太子,那不是开玩笑么?

        这念头在朱元璋脑海当中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就被他否定了。

        皇帝感觉大限将至,可以主动退位给太子。

        没道理太子大限将至了,皇帝为了给儿子过几天皇帝瘾就把位子给让了的。

        朱元璋这才意识到自己一开始的想法太简单了。

        什么第三代太子,第三代皇帝!

        第三代皇帝轮不到咱的好孙子了啊!

        七十三岁的朱匣秋,玄孙都要出生了!

        朱匣秋的儿子朱剑均都已经五十四了。

        按照这个节奏,自己这重孙估计七十多岁还能接老九的班。

        可咱这重孙能活到七十多岁不?

        看来老九之后,再有一个在位时间长的皇帝,至少也得等到玄孙那一辈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是百感交集,又有些哭笑不得。

        这老九,真的是太能熬了啊!

        【你躺在病榻上,父皇经常来看你!晚年的父皇,脸上布满了沧桑!】

        【父皇对你说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

        【咱这一生啊,得罪的人太多了!假如有一天,咱也去世了,恨咱的人,翩翩起舞,爱咱的人,眼泪如露。】

        【数天后,咱的尸体头朝西埋在地下深处,恨咱的人,看着咱的坟墓,一脸笑意,爱我的人,不敢回头看那么一眼。】

        【一年后,咱的尸骨已经腐烂,咱的坟堆雨打风吹,恨咱的人,偶尔在茶余饭后提到咱时,仍然一脸恼怒!】

        【爱我的人,夜深人静时,无声的眼泪,是谁在哭诉?】

        【十年后,咱没有了尸体,只剩一些残骨。恨咱的人,只隐约记得咱的名字,已经忘了咱的面目!】

        【爱我至深的人啊,想起咱时,会有短暂的沉默,生活把一切都变得渐渐模糊。】

        【几十年后,咱的坟堆雨打风吹,唯有一片荒芜,恨咱的人,已经把咱遗忘,爱我至深的人,也跟着进入了坟墓。】

        【对这个世界来说,我彻底变成了虚无!认识或见过咱的人,都已然不在!】

        【咱奋斗了一生,死后带不走一草一木。咱的一生执着,带不走一分虚荣爱慕。】

        【只求今生,无论贵贱贫富,总有一天都要走到这最后一步。到了后世,霍然回首,咱的这一生,青史留名!手上也有许多洗不去的淤泥和血液,咱想忏悔,却已然迟暮!】

        【咱觉得呢,用心去生活,别以小人的眼光为尺度。爱恨情仇其实都只是对自身活着的,珍惜内心最想要珍惜的!】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也只不过是一捧黄沙。】

        朱元璋听着老九最后对着朱匣秋说的话,内心不由得心有感触!

        【当你父皇说完最后的一句话后,你的意识慢慢消散,最后带着笑容离开!】

        【你是朱匣秋,那个监国了一辈子,最后都没有当上皇帝,被自己老爹活活熬死的太子!】

        推演结束了。

        朱元璋的心却久久的不能平静。

        虽然仅仅是模拟推演的人生,但他看到朱匣秋这一生之后,依旧感觉无比的扎心啊!

        临到死,都没能从老九手中接过那个位置,当了一辈子的监国太子,你说讽不讽刺?

        这一刻,朱元璋突然想到了朱标。

        不论病死的年纪,其实朱匣秋的境遇和朱标又是何其的相似?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越发心疼这个宝贝孙子了。

        “陛下,您醒了~.?”

        就在这时,耳畔突然传来了王琛的声音。

        朱元璋赶忙关上了帝王模拟器,从床上坐了起来。

        好家伙,六个小时的模拟,差点又‘睡’过头了。

        好在自己跟王琛已经交代过,如果自己睡晚了,就通知百官多等一个时辰上朝,要不然没准又得闹出点啥动静来。

        “赶紧上朝。”

        朱元璋看了一眼天色,就赶紧起身洗漱。

        连早膳都没来得及用,朱元璋就带着王琛直接上朝去了。

        不过朱元璋的状态明显有些心不在焉的。

        他脑子里始终在想着宝贝大孙子的事情,总觉得不是滋味。

        或许是因为他的遭遇和朱标相似的原因,也让朱元璋对这个还未出世的孙子就有了一种十分独特的感情。

        “有本出班早奏!”

        看到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没反应,王琛这时主动对着群臣高声喝道,同时也把朱元璋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臣礼部尚书杨启,有本启奏!”

        杨启今日第一个站了出来。

        “杨爱卿,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

        朱元璋点头说道。

        “启奏陛下,朝鲜国、琉球国、安南国等十余小国纷纷派人前来递上国书,想要求见陛下。”

        杨启就把鸿胪寺这些时间堆积起来的各国想要朝见朱元璋的事情给汇报了一下。

        “哦?这是十几个小国是商量好了,一起来的?”

        朱元璋闻言多少有些诧异。

        但转念一想似乎都明白了。

        这是老九北征带来的后遗症啊!

        大明朝多了这么一个能征善战的战神王爷,那帮藩属国听到动静,还不吓得瑟瑟发抖?

        万一什么时候找个由头,这破逆军直接拉到他们的国土上,分分钟要被灭国的节奏啊!

        “礼部调个日子,让他们一起来奉天殿朝见吧。这事情你看着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