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家思想(六)

第(1/2)页

接着公孙龙又批评孔穿的求学态度:“想拜人家为师的人,总是因为智力和学术不如人家吧现在你要我放弃自己的学说,这是先来教我,而后才拜我为师。

        先来教我,而后再拜我为师,这是错误的。”

        他又接着引经据典地说:“白马非马的说法,也是仲尼孔子所赞同的。”

        孔子所赞同的,你孔穿还能不赞同吗?

        公孙龙对孔穿讲了一个故事:当年楚王曾经张开繁弱弓,装上亡归箭,在云梦的场圃打猎,结果把弓弄丢了。

        随从们请求去找,楚王说:“不用了,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拾了去,又何必寻找呢?”

        仲尼听到了说:“楚王的仁义还没有做到家,应该说人丢了弓、人拾了去就是了,何必要说楚国呢?”

        公孙龙评论道:照这样说,仲尼是把楚人和人区别开来的。

        人们肯定仲尼把楚人和人区别开来的说法,却否定我把白马与马区别开来的说法,这是错误的。

        末了,公孙龙又总结说:“先生遵奉儒家的学术,却反对仲尼所赞同的观点想要跟我学习,又叫我放弃所要教的东西。这样即使有一百个我这样的人,也根本无法做你的老师啊!”孔穿无法回答。

        赵孝成王十年前256年,阴阳家邹衍替齐国出使赵国,平原君向其请教“白马非马”论,邹衍于是对公孙龙进行了批驳,认为他“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惇,巧譬以相移”,有害于大道。

        从此以后,平原君便绌远了公孙龙,公孙龙也渐渐失去了影响。

        后五年前251年,平原君卒。次年前250年,公孙龙亦卒。

        淮南子说,公孙龙“别同异,离坚白“。

        他与惠施的“合同异“说正相反,完全脱离感性认识,只强调概念的逻辑分析,具有十分浓厚的形而上学特色。

        但在逻辑学上,他的贡献是值得重视的。

        公孙龙的“离坚白“学说是从对“坚白石“的分析出发的。

        公孙龙子坚白论说:“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

        即人们用眼睛看,不知道它是坚硬的,而知道石是白颜色的,这就是没有坚硬用手摸不知道它是白颜色,而知道它是坚硬的,这就是没有白颜色。

        在前一种情况下,坚硬藏了起来。在后一种情况下,白色藏了起来,这叫作“自藏“。

        坚白论又说:“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离。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

        看到它的白颜色,摸到它的坚硬,有“见与不见“的情况,这就叫离,因为石与坚、白不能互相包含,所以就分离了。分离了也就是藏起来了。

        他认为“天下未有若坚,而坚藏”,又说:“若白者必白,则不白石物而白焉。”

        石其无有,恶取坚白乎?故离也。“这是说,不使石与物变坚硬而独立的坚硬即抽象的坚硬,天下是没有的,这就是说,坚硬藏起来了。

        若白颜色本身定是白颜色的话,它就不必通过使物体发白而表现自己是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