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一章 重修大梁城

第(1/2)页

  大梁城位于今天河南省开封市西北一带。
  大梁城,为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魏惠王六年,魏国将国都从山西安邑迁至仪邑,改称大梁。
  大梁城尽管无天险可守,但地处华北大中原三角洲尖端附近,自古为中原中心地带。它东接齐鲁,南控江淮,  西临嵩岳,北据燕赵,地理形势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地面平坦,没有名山大川的限制,对大梁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梁四周地势坦荡,  土层深厚,  本就有利于农业生产。另外,当时的中原地区正处于一个气候相对温湿的时期,  由于受到黄河冲积、淤积的影响,开封周围河泽密布。
  附近不仅有济水、颖水、丹水、睢水等天然水道,还分布有圃田泽、蓬泽、牧泽等天然湖泽,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水网区,发展了农业灌溉,大梁一带成了当时中原农业最发达的富庶地区。
  魏国迁都大梁后,魏惠王曾多次兴修大型水利工程,苦心经营大梁城外围的水网。大梁水道纵横,航运发达。魏国的船只可以驶入韩、楚、卫、齐、鲁、宋等国,促进了魏国与流域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凭借地形、水利等优势,大梁城经过百年的发展一跃成为和咸阳、临淄、邯郸齐名的四大都城之一。
  灭掉韩国之后,就开始了紧锣密鼓、马不停蹄用武力进行统一六国的征战步伐。
  先后灭掉燕赵两国后,秦王政便将目光锁定魏国,派出的将领是战神王翦的儿子---王贲。
  几乎与李信、蒙恬率领二十万秦军攻打楚国的同时,王贲也率领大军开始踏上灭魏的征程。
  就像李信当初对秦王嬴政立下信誓旦旦可以摧枯拉朽、一战平定楚国的豪言壮语一样,王贲也认为自己这次几乎算是“公费旅游”,一路游山玩水,  走到魏国都城大梁,把秦国大旗往大梁城头上一插,举行个“受降仪式”就完活了。
  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事还是发生了。
  本以为现在奄奄一息、直接躺平的魏国,那盘手到擒来的开胃小菜,那个刚刚继位不久,已经被逼到死角,逃无可逃的魏王,居然兑现了“兔子急了真咬人”的谚语,被激发出血性,他开始困兽犹斗、绝地反击、决不投降。
  他现在完全放弃边防线,把全部兵力都集中在大梁,准备跟王贲率领的秦军在大梁城下进行一场城市攻坚战。
  面对王贲的最后通牒,他的回答也很干脆:故土难离,宗庙难舍。他现在决定不跑了,也绝不会放下武器投降。你王贲要是想攻城你就来攻吧。我现在就是用大梁城跟你赌一把,我赌赢了,谢天谢地;我赌输了,  大不了一死!
  那就没啥可谈的了,王贲下令:攻城!
  没想到魏国的激烈抵抗意志完全出乎王贲的意外:本想着来啃一块嫩豆腐,  谁知道一口下去却崩掉了几颗门牙。才几天功夫,  就伤亡惨重。
  王贲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大梁城下,第一战秦军死伤无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