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章 一个条件

第(1/2)页

  “顽固不化,此话何意,你在咒骂我不成?”
  郦食其脸色一沉,眉宇间升腾起一丝怒气。
  没想到范增堂堂黑冰台台主,竟然辱没他人。
  范增淡然一笑,发出爽朗的笑声:“这些都是多少年的陈年老账了,既然先生要拿出来提,  那我就陪你说说!”
  “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尽天时地利人和,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战国初期的中原霸主,当时魏武卒雄霸天下,所向披靡。”
  “经过魏文侯和魏武侯的发展,  加上吴起李悝变法,  魏国威震天下,  当时的魏国,为什么没有像齐桓公那般行王道治理天下?而是选择去用强兵征讨沿路国家?”
  “因为王道根本行不通,各国心怀鬼胎,尤其是在周天子名存实亡的情况下,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这样的国家联盟如同一盘散沙,无法妥善治理!”
  “即便是能够治理十年,但谁有敢保证百年之后联盟依旧存在,各国强大后再次挑选秦国的权威,甚至自立为王?”
  “七百年以来,天下一直四分五裂,各国势力割据。大家文字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传统信仰也不同,所以才会动不动就打仗,而且一打就是整整七百年没有停过。”
  “当今陛下灭六国就是为了要消除这些隔阂,没有国界的划分,没有语言的误解,人们才可以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这样的国家才有资格被称为乐土。”
  这就是大秦为什么要统一六国的原因!
  倘若秦国不统一,也会有齐国或者楚国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使命。
  至于为什么魏国没有做天下的雄主,那样好好问你们的国君,魏国的强大使得魏文侯武侯后再无慧眼识珠,伯乐识马的明君,他们硬生生的将人才贡献给了其他国家。
  而且魏国的继承者没有养精蓄锐,而是肆意杀戮,频繁的战争,大量削弱了魏的实力,使得魏国积蓄的国力被逐渐削弱多年来,在强秦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不断割地求和,魏国大河以北领土被吞食殆尽,经3个月战争,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  魏国灭亡。
  而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为何不会纳入统一的步伐?
  自商鞅入秦以来,力行变法,使得秦国国力与日俱增。
  张仪曾用连横的政策破解山东列国的合纵抗秦之策。
  范雎通过远交近攻之策竟然秦昭襄王眼前一亮,近可取地,远可取势,使得秦国版图与日俱增,粮草丰盈,扩地千里。
  山东六国畏惧秦国,秦昭襄王开启函谷关,放任山东诸国的诸侯联军挺近函谷关,但是山东列国的使臣迟迟不敢上前,彼此之间相互猜忌,畏惧不敢向前,秦国没动用一兵一卒平息战乱。
  事后,秦昭襄王将周天子废除,自己动用王道治理天下,但山东列国彼此有这自己的小心思,行王道治理天下,恐怕行不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