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丞相之位

第(1/2)页

炉中炭火烧得正旺,窗外有雪落下的声音,无风。

        林童忆开窗,拭去落在窗台的雪花,雪水融在他指间,他道:“离宵禁还早,不如你同我说说你父亲的事情。”

        “我父亲?”

        “嗯。听说,金丞相是本朝历史上最年轻的丞相?出任时只有三十岁?”

        提起自己父亲,金絮脸上笑容深刻起来,“是啊,不光是最年轻的丞相,父亲他还是出仕那年太学考试甲等第一名。”

        她笑着边忆边道:“父亲年少成名,诵读诗书,入仕未满五年便成为了御史中丞,位极丞相后改革太学、优化税法、简化三役。你知道吗,《赋法三戒》就是父亲写的。”

        林童忆闻言摇头,“没有看过。”

        “现在肯定看不到了,因为昏君登基被多久就将这书禁了。这篇文章啊,以前看时还看不懂,是自己交过税之后才看懂了。”后来她想再找来看看,但是找不到了,她知道的只有梁风府中藏着一本,那年她在他府里偷偷将那书背下来,然后替梁风烧了。

        林童忆静静听她说,“后来呢?”

        “后来——后来,昏君罔顾人伦,弑兄夺位了。昏君当今圣上登基后,想将外朝大权悉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父亲成了他最大的阻力,因为连同父亲在内的整个丞相府都反对内朝过度干涉外朝。我不清楚内情,这些事情父亲也不愿同我多说。那些年中原各地内乱无数,起义军四起,父亲只希望保得我们一家平安。

        “是当时的御史大夫、现在的丞相游照同联合昏君打倒了我父亲。游照同上台后彻底废除新税法,在朝中站稳了脚跟。如今的朝堂局势,外朝势力大弱就是因为游照同导致的。”

        林童忆认同道:“我听人说过一些金丞相的事迹。据说,金丞相的新税法危害到了当时在朝的皇亲贵戚,减免的粮税要由大臣世家填补才是症结。只是内朝拥权不知是好是坏。”

        “我也不知道,但父亲觉得不好。我小时候一意支持父亲,直到如今长大后回想,父亲认为内朝掌权不好也是因为他是外朝最大的权臣吧,内朝掌权后也会危害到他的地位。”

        金絮看着窗外细雪幽幽道:“游照同联合各御史上书弹劾我父亲假公济私、勾结外敌、泄露军情、贪没黄金数十万两,游照同的行为得到皇帝默认,我一家就被诛了。”

        当时南方正是安分王带兵镇压叛民,起义军直逼太南,她的两位兄长正在军中。京城无人,传信让她们母女避难的消息晚了一步,母亲在太南得信紧急逃离时乱军的刀尖已近至身侧。抵达京城也没安稳多久,母亲接到诛九族的旨令在她面前自尽,追随父亲而去,梁风趁乱救了她,而她两位兄长明明是打了胜仗归来却连声庆贺都没有便死在了军营里。

        那昏君以下犯上夺得皇位,做了个十分恶劣的表率,各地起义军纷纷效仿,认为自己也可以称帝。那年民众口口相传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皇帝谁都做得,农民怎么做不得?

        昏君愈发不安,下令安分王带兵镇压,用了几年时间,梁风才完全收拢中原地区所有起义军。

        “你说我父亲冤吗?”她问。

        林童忆闻言没说话,凝重幽深地看着她。

        她笑了一下,“冤的,他当然是冤的,父亲怎可能勾结外敌、泄露军情,怎可能是个卖国贼。只是”

        她微顿,觉得窗外雪光有些刺目,“只是,父亲还是个御史大夫时,为了夺得丞相之位,也用了真真假假的罪名除掉了当时在位的丞相,后起之秀只是用同样的方法除掉了他。”

        她笑得讽刺,“小时候父亲常跟我说‘丞相年年换,今年到我家’,以前不懂,后来深以为然。这就是权力啊。”

        她说完,屋外积雪压断了树枝。

        “朝堂之上,没有人是对的。”她道。

        “母亲曾跟我说,父亲年轻时也希望自己能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希望自己两袖清风,希望自己堂堂正正站在史书中的阳光之下,可当他真正坐到高位,才发现在权力斗争中,权力本身都身不由己,何况是人。”

        她低头看着茶水,指尖轻旋杯盏,泡了茶叶的水已经不清澈了,即便再添新水,也无法彻底干净,只能倒掉,换一杯水,并且不再放茶叶。

        游照同弹劾父亲的数条罪状中,最触怒皇帝的是勾结外敌一条,而这条是诬陷的,但其他罪状她却不能保证父亲完全没有做过。

        因为娘亲不喜京城世卿之间的敷衍往来,喜欢过肆意潇洒的日子,于是父亲让娘亲带着她这个最小的女儿独自在太南生活,而他自己偶尔才会南下看望她们母女。但是在她的童年印象中却从不觉得父亲缺席,因为那几年里每天都能收到父亲给她寄来的各种大小东西和书信,还在信里指导她功课,甚至是京城时兴的小玩意儿,父亲每看见了都会立即给她寄来。

        可是官路寄信到底没那么方便,父亲不知用了什么理由特别开通了一条信路,专门用来通传京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