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太平道入楚

第(1/2)页

张角的话语并没有让熊逢打消心底的想法,在深思之时,却是不停的谋划着自己计划的可行性。

        既然王权系统给了自己一个黄巾太平道的大礼包,熊逢相信其最大的作用便定然不单单是为了壮大罗国的军事实力。

        说实话,以黄巾众将的素质,根本就没有一个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虽然有一些可堪为将的存在,但也只是堪堪镇守一方罢了。

        黄巾太平道最大的作用反倒不是他们的武力有多么的强盛,而是黄巾太平道的道统信仰与思想能够给这个时代的百姓掀起多大的风浪。

        罗国的百姓正逐渐的向着熊逢所设想的‘大同’社会迈进,而太平道的思想虽然偏激了一些,但在某些方面,却是更容易被那些寻常百姓人家所吸收。

        但太平道虽好,却毕竟不适合现在的罗国,就算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也需要等到罗国能够有其它的思想与信仰能够与太平道分庭抗礼之时,熊逢方才敢放心大胆的任由太平道在罗国传教。

        作为太平道的教主,张角自然是想要迅速的在罗国占据一席之地,如果能够将罗国的百姓尽数化为太平道的教徒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这并非是他的不忠诚,而是每一个人天性里面潜藏着的‘上进’思想。

        熊逢思索再三之后,却是与张角笑道:“先生的心思寡人自然是十分的清楚。但现如今的楚国也并非是真的铁板一块,寡人也不奢望太平道能够在短时间内便在罗国传道成功,先生只需要在楚国埋下一个太平道的种子即可,什么时候能够生根发芽,便听天由命吧。”

        听到了熊逢的言语之后,张角的眉头却是微微皱起,而后看向熊逢之时,眼眸之中却是多了几分不愉之色。

        对于张角的这种不悦,熊逢的心底也是清楚得很。他当即又摆了摆手向着张角说道:“太平道虽与寡人奉行的国策有着几分出入,但最核心的地方却是并无一二,都是在为整个国家的人谋求福祉。若是先生能够顺利在楚国传道,两年之后,寡人愿以国师之礼迎先生归国,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到了最后,熊逢与张角之间便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谈,而是变成了一场赤裸裸的交易了。

        张角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或许不是他骨子里不是一个充满了野心的人。

        但是随着他势力的增长以及才能的提升,他内心的野望不停的滋生。

        张角有着几分前世的记忆,内心并不甘于平庸,但又有着系统灌输的关于这个时代的讯息,让他知道了这是一个‘王公诸侯皆有种’的时代,并非是他一介布衣的可以有机会窃据尊位的东汉时期。

        与熊逢之间的交易,让他看到了一条捷径。

        此时的张角正处于一个十分奇特的状态,内心之中既有着归隐的心思,又有着大展拳脚的想法。

        他整个人的内心就像是一团乱麻一般,让他自己都有些缕不清楚。唯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他真正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存在的印记之后,或许他才能够想明白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

        这是每一个大智慧者都将要经历的矛盾,也是为何招贤功能只有在王权系统升级到了二级之后方才开启。

        因为以熊逢的才能,再加上一个小小的氏国根本就没有资格招揽这些智慧贯穿历史的智者。

        张角能够轻而易举的洞察出熊逢对他的忌惮,但熊逢表现出来的坦陈也让他打消了内心的怒火,不管怎么说,他因为熊逢而降生在这个世界之上,身边的追随者们虽然丧失了前世的记忆,但与他张角之间,依旧还是亲密无比。

        张角甚至有些怀疑他脑海之中的大汉王朝不过是一场梦境,他现在所知的一切才是他真正的切身经历。

        对于熊逢的‘坦陈’,张角最终还是选择了认可与配合。

        “既然国君有意,那张角定然全力以赴。”

        张角向着熊逢拱了拱手,算是与他之间正式的达成了某种协议,而后熊逢便十分开心下令让人为张角等人设宴。

        虽然这一次耗费了两万多威望记忆数万周金,结果却不能够在短时间能增强罗国的势力,但从长远意义上来讲,在楚国安插了太平道这么一个钉子之后,只需要等到罗国再壮大几分,其后的受益可谓无穷。

        熊逢设宴款待了张角两日,第三日的时候便赠送给了太平道黄巾万两,然后亲自率领着典韦等罗国将领送张角,张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