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博望来信

第(2/2)页



        孙静也有些不知道怎么办,左右望望,苦笑道:“子度兄,静与你同去……”

        “行了行了!都留着听他怎么说。”

        荀攸不耐烦地喊了一声,朝着刘正投过去一个眼色,“你让我想想,你先说了再……”

        刘正摇头,义正言辞道:“那不行!如今趁着子度仲业还有幼台三个人见证,我就要你答应下来。而且我不怕告诉你,这件事我说了,往后有什么事情,我一定跟你商量。”

        荀攸苦着脸道:“可三年后咱们本来就是亲戚关系……”

        “你自己也说了,分家敌对更安全。”

        “你……”

        荀攸一脸苦涩,这下好了,搬石砸脚了。

        他想了想,婉转道:“你与慈明祖父所说的那些话,攸其实也能猜到一些。如今我士族得势,与阉党迟早有一战,可那结局有些激进了。再大的烂摊子,诸位中郎将和何大将军都在,总不可能……”

        刘正冷笑起来,“你别问我。这是你自找的。好奇心害死人。我可不想害死你们。我都言尽于此了,往后和你一起商量,你还想怎样?”

        “可你这做法……咱们真能商量着来?”

        荀攸那扭扭捏捏的姿态让刘正哭笑不得,佯怒道:“不信算了!子度,仲业,送他出去,秋天了,虽说垫了席子,地上还是挺凉,别让荀公子着凉了。”

        “刘德然,荀某再被折腾,这伤口说不定便让我废了,你要让我恨你不成?”

        荀攸一脸烦躁:“你这样不对。要是你给我画个饼,我难不成就随随便便咬下去了?荀某总觉得你这人反复无常……”

        见刘正神色阴沉下来,荀攸讨好道:“好好好,我知道慈明祖父信你。但两码事啊。我可是要帮你的……你的话暂时很没有说服力啊。”

        他顿了顿,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皱眉道:“这样吧,荀某问你,那夜张超麾下杀人的事情你也看到了,你有把握让此事在你身上不发生吗?”

        “这不可能。”

        公孙越摇头,“虽说有军纪,便是中郎将都难以控制底下人在外面犯些小错误,如何保证?”

        “此事很难。”

        孙静也点点头,“我大哥也算治军有方,但个别人物总也有……”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笑道:“公达兄是想说军纪当先吗?像我大哥,若孙某犯了错误,第一个拉出来被打被骂。公达兄有此一问,可是为了防止刘公子亲疏有别?”

        公孙越恍然大悟,“如此说来,德然兄,我此前也问过你。”

        刘正想起曹操,脸色古怪,朝荀攸问道:“这个问题什么意思?你对那件事情耿耿于怀,是想他日找个治军有方的主公吗?”

        “你别管我,荀某要的是你的答案。”

        “可是这个保证没用。”

        见荀攸眉头一皱,刘正急忙道:“不过刘某也算见识过一些了,有些想法也不是不可以说。如今战时,然而便是朝廷军,真正操练兵马的时间也不多,四五天一次,一次也只有几个时辰,管教、开导士卒,让士卒守军纪懂军法,这些事情做的都不够好……我以往在涿县也想过一些,让士卒同居同行,天天操练,半个月或一个月休假几天……其中一些规矩,还得完善。”

        “可行吗?”

        荀攸挑眉道。

        “难说。毕竟如今没有这么高强度的集训,太过异于常人,只怕让旁人不喜……我与仲景做的那些有关心理方面的归纳,其实也有往这方面发展的意思。而且操练兵马,涉及颇多。若我没有官职,让家兵如此行迹,只怕……”

        刘正摇头,苦笑道:“你懂的。”

        荀攸思索片刻,随即笑道:“行。你说吧。”

        “你同意了?”

        “对。”荀攸点头笑道。

        刘正一脸惊喜,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望了眼系统,朝着公孙越三人道:“子度,你们给我当个见证。然后荀公达你可以对着皇天后土发誓了,若有生之年敢背叛刘某……”

        “……刘德然,荀某岂是那等言而无信之人!”

        荀攸脸色难看,心中却有些发虚,他想的还真是将刘正的话套出来,至于最终怎么决定,他还想再考虑考虑。

        “也行。言而有信是你自己说的。他日你要是反悔,刘某也有办法治你。”

        刘正心忖既然荀攸都已经说出这种话了,像他这种正人君子未来未必没有机会投靠自己,想了想,解释道:“方才公达问的这些,是因为刘某对未来局势有些猜想……”

        荀攸嘴角一抽,他想让刘正说的根本不是这些,而是让刘正坦诚与荀爽所说的那番话是不是因为某些特殊的能力,只是刘正接下来的话还是让他沉下心,慢慢思考起来。

        刘正所说的无非便是结合自己知道的事情,对于阉党和士族可能发生的战斗做出猜想,比起对张曼成所说的那般言辞凿凿、大胆豪迈,这时候刘正就显得小心谨慎了许多。

        很多结论甚至只是从军中的流言蜚语得到的,至于皇帝暴毙之类的话,他根本没有出口,真真假假之间,比起早上对荀爽所说的自然要模糊很多,但这时候分析起来,在纷乱繁杂的各种信息中择取相对正确的,与此时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进行对比,那种抽丝剥茧般的大局观,还是让孙静公孙越文聘惊艳了一把。

        尤其是某些事情真实存在,譬如何明突然要杀刘正,譬如朱儁凌晨借着军法杀了几个阉党将领,又譬如卢植皇甫嵩朱儁都是倾向士人的高官重臣,一些相对清晰的事实摆在明面上,再与那些推论相结合,众人脑子里甚至已经相信了刘正的话,觉得阉党和士人终究会将争端摆在台面上,而且会十分惨烈。

        “也就是说,蛾贼平定,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自然,子度若是回去了,其实暂时也没什么事情了。除非其他地方又开始造反,伯珪兄被朝廷征召,那么对付鲜卑的脚步可能会慢下来,你们也会卷进朝堂纷争。而幼台,只要你大哥谨言慎行,有朱中郎将照拂,近几年绝对能够稳妥发展。至于我嘛……”

        刘正望向愣愣无言的荀攸,“公达,我怎么办?到底要不要应下来造反的事情?”

        “从长计议。”

        荀攸翻了个白眼,却也算认真回答,随后望向孙静,“幼台可有什么要补充的?我等可以推论一下,若能提前推演出几个场景,他日说不定也能互相照拂。”

        孙静沉吟片刻,“静这里倒是还知道一些秘闻,只是也不知真假……”

        众人又说了许久,渐渐的,阉党式微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再结合十常侍的背景,以及此前几十年十常侍率领阉党权倾朝野,如今却因为蛾贼造反,在皇帝眼中逐渐被士族所取缔的情况……风雨欲来的感觉让众人心中都蒙上一层阴影,但同时也感觉有些激动。

        毕竟阉党祸害大汉根基,着实不得人心,大多数人心中还是存着拨乱反正建功立业,并还自己一个太平盛世的想法。

        随后等到入夜的时候,有人进来报告孙静,孙坚那边有人回来了。

        只是刘正一阵苦等,也没等到关羽回来,而没多久,孙静倒是进来说了消息,说是关羽孙坚在博望一带发现几个疑似贼首的人,所以即便朱中郎将派人过去叫他们回来,他们也打算留在那里了。

        而刘正同时也得到一份由关羽那边送过来的竹简,据说陆烁已经看过了。

        刘正有些不满陆烁的举动,却也知道只怕宛城又有了新变化,说不定便是受到师宜官的布局影响,随后摊开竹简,刘正倒是一阵欣喜若狂。

        简雍李成率领三百乡勇来了!

        而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刘焉派过来的幽州将士五百人。

        也就是说,刘焉正式向朝廷表明维护刘正的态度!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