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饮酒

第(2/2)页



        方睿忙抢着答道:“非也,非也,饭后与李莫二位同窗一边讨论功课一边散步消食,并不曾下山。”边说边悄悄给李长义和莫钟书使眼色,让他们配合自己。莫钟书只得苦笑,方睿还是太嫩了,连个谎都不会编,他那样的人要是能把功课挂在嘴边,太阳也该从西方出来了。

        齐成章却没有拆穿他,只点了点头,飘然而去。

        莫钟书回到自己房里,坐在书桌前,眼睛却望向窗外低垂的夜空。一弯新月已经挂在树梢上了,深蓝色的天空上群星闪耀。

        刚刚李长义的醉话又在耳边回响,“海盗”这两个词实在是让他太震撼了。李长义平日极少提及他的家庭,莫钟书只从别的同窗口中听说他父亲在外做生意,他跟着一个表舅住在一起,他的表舅是一个小地主,靠着百多亩田的地租过活。莫钟书早就从他的肤色和那一手抓鱼的技能,猜到他必是在渔岛长大,突然出现在内陆城市一个书院背后必有隐情,可也没大胆到能想象他居然是个海盗的儿子。

        许久以来一直被他强压在心底的那个念想又浮了上来。他遇到一个海盗儿子,是偶然还是天意?这时候出海的船只还是木船,动力也只能依靠风帆,和他以前熟悉的现代化的大型集装箱船舶截然不同。海盗们惯常在海上走动,想必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方法能预知和应对风浪,如果能把他们这些本事学到,出海的安全就有保障多了。

        莫钟书越想越兴奋,差点就想冲去找李长义,站起身来才想到李长义此时恐怕已在酣睡中,只得耐着性子坐下,安慰自己说:“不急,这事真的不着急,起码还得等上十年才有可能。”

        第二天上午的课才刚结束,齐成章就让人把莫钟书找去。

        莫钟书进去的时候,几案上的香炉里青烟袅袅,齐成章正在抚琴,他弹奏的似是一首高难度的古曲,莫钟书虽然未曾学过琴,也没听过这首曲子,不过艺术鉴赏力还是有点的,听得出琴音一时婉转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一时又悠扬清越,宛若黄莺出谷乳燕归巢,渲染出一幅安静悠远恍如世外桃源的画卷。难怪夫子们都夸齐山长琴艺高明。

        一曲完毕,齐成章边把手从琴弦上移开,边问:“可能从曲中听出点什么来?”

        莫钟书含糊答道:“琴音清微淡远,有如林下风过,只觉涤荡身心。”边说边想,这马屁放之四海而皆准,齐成章也会觉得受用吧?

        齐成章微笑着示意他坐下,又问道:“你可知古时贤人为何多爱琴,视焚琴煮鹤为大煞风景?”

        莫钟书心知这是因自己昨日逃学下山饮酒而招致山长的一番训导,低头默不作声。齐成章缓缓道:“盖因仙鹤虽是禽鸟,却与鸡鸭吃货不同,琴虽属乐器却是别样金石。丝竹管弦悦耳,皆为伶人之乐,可使听者如痴如醉,心事荡漾。而琴音悦心,使人物我两忘,恬淡自然,最讲究清淡含蓄、镇定自若、宠辱不惊,琴音以古朴淡泊为宗旨,不在于好听,人心至灵至动,最宜以清雅醇正之乐相滋养。”

        莫钟书正在琢磨齐山长是不是暗指自己浪费“天赋”简直就和俗人焚琴煮鹤一般罪大恶极,冷不防就听到他的声音道:“我知道你头脑聪明,学有余力,既然如此,今后每日你来跟我学一个时辰的琴课,以洁净身心,陶冶情操。”

        莫钟书猛然抬头,有没有搞错?要给自己加课?而且还是琴课!山长大人,我可没钱付你束!

        听说齐山长当年赴京赶考,高中二甲传胪,入殿觐见皇上谢恩之时,庭奏一曲,被先帝赐予“琴书双绝”四字,一时名动京师,风头甚至盖过了当时的状元榜眼。他到观澜书院后,也有不少喜爱音律之人慕名而来要拜师学艺,可是齐成章不知为何全都拒绝了,还言明今后“不教琴,只教书”。今日怎么就主动为自己破戒了?

        莫钟书心念电转,很快就明白过来,齐山长这是唯恐自己跟着方睿玩野了心性,想用练琴把他拘起来,顺便也可以怡情养性。思及此,他不禁感叹这时代为师者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为了培养自己这个冒牌“天才”,卢先生,王夫子,齐山长,一个个都用心良苦。可是说实话,感动归感动,他并不怎么领情,他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无意跻身文人墨客之列。

        莫钟书正想出言婉拒,却对上了齐成章坚定强势的目光,在他的目光压迫下,最后还是违心地点了点头。艺多不压身,既然现在学业负担不重,多学些东西,就当是以谢师恩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