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天水名士

第(1/2)页



        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

        刘征见到了送来的军粮,心里更加有了底,有荀彧在后方群策群力,支应调度,再加上益州这么多年的积蓄,想来自己不必为粮草问题发愁了。

        张绣率部赶上之后,整个武都已经聚集了七万兵马,由张绣、阎行和刘征自己,分为三部,分别驻于武都三县。

        汉阳郡中,汉阳太守韦康早已接到了武都告急军情,之后又有韩遂调兵文书。

        其实从韦康的本意来说,他是不愿意分兵给韩遂的。凉州诸郡,大多臣服于韩遂,但是实际上汉阳却是有些例外。

        汉王也听韩遂节度,仅仅是因为韦康的父亲韦端被曹操“请”去了许都,现在正担任朝廷的太仆。

        韦康,字元将,少有贤名,杨彪曾称赞韦康“韦主薄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昴昴千里之驹”。

        其父韦端,建安初年为朝廷署置的凉州刺史,后来曹操拉拢了马腾韩遂之后,便将韦端请进了许都,表奏其为太仆,实际上就是要给马腾、韩遂腾出位子来。

        当然这个“位子”只是个虚位,即算是韦端当凉州刺史的时候,整个关中加上凉州实际上也还是马腾韩遂说了算,毕竟拳头硬才是道理。

        韦端赴许都之后,陇右之地最有权势的依次经历了马腾,如今又是韩遂。但是最有“名望”的却一直都是韦康!

        韦康渊才亮茂,雅度弘毅,尤其是贤而爱民。因此虽然关中这么多年掌握在各路军阀手里面,实际上陇右之地还是相当安定,这都是韦康的功劳。

        马腾、韩遂对待韦康的态度基本上都差不多,巴不得人家治理的好,毕竟在二人看来,整个潼关以西都是自己的地盘,因此对于韦康在陇右的治理,甚至于交结凉州士人,马腾、韩遂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韦康手下有两个谋士,一个是主簿阎温,一个是参军杨阜。

        阎温字伯俭,汉阳郡西城县人,此人忠义有节,不惜死,韦康很是信任。

        参军杨阜,字義山,汉阳冀县人,为人刚亮公直,正谏匪躬。与同郡人赵昂、姜叙、尹奉俱声名在外,因此被凉州人称为“天水四士”。

        天水即是汉阳,汉武帝置天水郡,后汉永平十七年更名为汉阳郡,此地人常以天水称。

        这杨阜很有些见识,也曾被举孝廉,曹操当司空的时候,经韦端的推荐,杨阜曾被曹操召为幕僚,不过在官渡之战时,杨阜又被派回了凉州。

        回到凉州之后,陇右诸将问他袁绍和曹操谁会胜利,当时杨阜就一口断定最后胜利的一定是曹操,后来的结果果然证明了杨阜的预测,因此陇右之人对杨阜更加称赞不已。

        韦康与杨阜性情相投,于是便任命杨阜为参军,参军即是参谋军事。

        当刚刚得到武都军情时,韦康问见于阎温、杨阜、赵昂三人。

        杨阜当时便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武都旦夕不可保,数日之内,韩遂必遣人来取我汉阳兵马!”

        韦康虽然是“渊才亮茂”,但这“才”并非是见识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