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设计与难点

第(2/2)页

有限,每个现在的指挥极限充其量也就是几百台其他低级产品。在预想中,的指挥数量是无限的,起码也要做到能够指挥现今生产出的所有成品毫无问题。



        在未合体前,其主要作用是战略战术指挥。而一旦完成合体,的主要任务则由战略战术指挥变为战斗指挥。



        合并后全部个体都合而为一,战略战术已经是次要问题,如何战斗才是主要问题。要在这两方面都设计得尽可能完善,任何一方面缺陷都会降低整个小型结构构造体系统总体战斗力。



        另外一方面,希曼的外部辅助系统设计起来也不容易。未全部合体前,基础系统算是已经被设计出来,希曼基本上只要加上一些次级变形转换命令就可以。



        这一部分次级变形程序也不用一下子设计完全,以后还可以慢慢添加。希曼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设计另外一套配合全部构装体合并变形以及变形后辅助指挥的全新系统。



        和希瑞的设计难度刚好调换,合体变形后才是外部辅助系统主要难点所在。此时这一系统要完成整体协调工作,让原本以各自为中心的所有核心部分统一协调起来,成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结构。



        合体后作战任务被转移给,其他所有核心部分任务则完全被转换。所以这个外部辅助系统就是重头开始设计,自然非常麻烦。



        当然除了这些关键部分,希瑞还借鉴梦境世界中的某些技术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之前所有指挥信息传递工作都是由代为执行,这种做法有很明显的缺陷。如果一旦被摧毁过多,整个指挥体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希瑞在梦境世界中见识到一种空中信息传输系统,毫无疑问在任何时候天空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地方,因为绝大多数战场都会有禁空措施,所以人们会下意识忽略那里。



        不过禁空措施只会禁止生命飞行并不会阻挡信息传递,而且其实也有作用高度,过高就会失效。



        这对于其他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用,毕竟不论是什么魔法道具,太高都不会有多大效果,希瑞发现自己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整个指挥系统间的信息传递。



        他可以将某些特殊小型结构构装体送入极高位置隐藏起来。这些特殊构装体和一样不需要参与战斗,只是专门负责所有构装体间信息传递就好。



        这些专门负责传递信息的构装体被希瑞称为,与同样负责特殊任务的相对应。很容易设计制造,可对于它们和地面间如何进行信息传递希瑞和希曼都不擅长。



        信息传递在柯林位面可以通过无所不在的“魔网”进行,维托之眼这种没有“魔网”的位面就行不通了。要想完善,还需要一种与之配合的远距离信息传递技术。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