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7章 由他自生自灭吧

第(1/2)页

卫若水在阳明堡没有多做停留,第二天就启程,继续赶往帝都.

        今年过年,是注定要在路上过了。

        不过,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值得的。早些赶到帝都,趁着正月里戒备松懈,在正月里采取营救秦可卿的行动,会有许多有利条件。

        贾府一行人,因为孙家的热情挽留,则直到正月十六,才重新上路。

        实际上,从过了正月初五起,东北的局势就紧张起来了。

        过了三江口,贾府一行人就开始不断地听到一些消息。原来是宁古塔方面,准备对北温都拉开战了。

        在他们到达这里之前,宁古塔方面的大军,就开始源源不断开往卜奎,据说一共有八万大军,要跟北温都拉开战。

        此前在帝都时,贾琏就听说,皇上跟北温都拉讨要七十年贡赋之事,若是不给,就要开战。

        现在三藩家眷已经逃跑,脱离了皇上控制。此时宁古塔去跟北温都拉开战,讨要贡赋,还会给皇上么?

        只要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不会抱有这种幻想。

        所以,贾琏断定,此次宁古塔对北温都拉开战,其实就是为他们自己打仗,即使要回了贡赋,也不可能再给朝廷了。

        尽管宁古塔的军队,现在也算是一支劲旅,在几年前的北温都拉战败后,也曾经加强了训练。

        但是,对于他们是否能够战胜鞑靼人,贾琏并不看好。

        南温都拉设立府县之后,已经处于朝廷的治理之下。

        北温都拉目前基本上处于跟卜奎和平相处的状态,所以,目前的东北边疆,实际上是处于稳定状态。

        这个局势,对于朝廷来说是有利的。

        但是,对于三藩来说,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三藩还是有动机搞乱东北局势的。

        一旦三藩公开起兵造反,宁古塔方面几乎注定要挥兵入关,所以,留下一个东北的烂摊子,让朝廷失去一个稳定的后方,还是他们乐意见到的局面。

        但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三藩的志向是要夺取天下,那么,将来东北这个烂摊子,就给他们自己留下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三藩的眼光无疑是非常短浅的。

        如果宁古塔方面战败,对于贾府一行来说,不是什么好事。那个时候,卜奎也可能陷入混乱之中。

        如果宁古塔战胜,就意味着他们沉底地控制了东北,切断了通往北海的通道。对于贾府来说,更加不是好事。

        最好的结局,就是在他们双方还没有大规模开战的时候,通过卜奎,脱离卜奎的势力范围。

        所以,从孙家出来后,就加快了赶路的步伐。

        贾琏的预测基本上没错。宁古塔确实开始了对于北温都拉的开战行动。

        开战的借口,就是为朝廷讨要贡赋。

        当然,即使要回了贡赋,他们也不会上交给朝廷。

        此前钟鼎在卜奎大肆搜刮钱财,也都送到了宁古塔,并无一分一毫交给朝廷。

        现在,韩天魁的八万大军,已经在卜奎完成集结,正准备对温都拉开战。

        此时,韩天魁就和外甥钟鼎在一起。

        “舅舅,鞑靼人还没有回信儿,他们是不是不想上交贡赋了?”

        “再等两天吧,如果他们还不上交,就开始进攻。”

        “鞑靼人若是不交,必定就有所防备,鞑靼人还是很骁勇善战的,此时进攻,恐怕……,”

        “我们已经等不起了,我们几家的家眷已经逃离帝都,南方即将公开起兵,将来我们也要挥师入关。在入关之前,必须解决了鞑靼人这个心腹之患,才能保证后方稳定。”

        “否则,若是我们入关,鞑靼人在后方起兵勤王,或者贾珉从北海过来,我们就将腹背受敌。”

        “贾府如今已经查抄,虽然皇上在最后关头收回成命,但是贾家已经跟皇上撕破脸皮,贾珉不会再去帮皇家了。”

        “但愿如此。不过,贾珉如今在北海已经渐成气候,还是要多加防范为好。”

        “哼,都把贾珉传的神乎其神的,若是有机会,我倒是要跟他好好较量一番。”

        “贾珉还是有其过人之处的,不要轻视他。他若是偏安北海,对我们是最好的,最怕的就是他也存有狼子野心。”

        两人正在议论,楚参将进来了。

        “报告将军,去北温都拉的使者回来了。”

        “怎么样,快叫他们进来。”

        “这……。”

        说话间,进来了一个人,神情十分狼狈,头上包着布,一下子就跪倒在地。

        “大帅,大事不好了。”

        “休得慌张,究竟何事?其他人呢?”

        “其他人都被鞑靼人给杀了,小的耳朵也叫他们给割了,就留下了小的一条命,回来报信儿。”

        “鞑靼人怎么说?”

        “他们说,朝廷背信弃义,原来说好了不要钱,如今又来要了。不给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