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一章阿诚

第(1/2)页

飞机降落在桃园机场的时候,林智诚被巨大的轰鸣声吵的头晕,比刚起飞那会儿还要难受,其它乘客都已经下机了,他才起身在空姐标准的笑容注视中离开了飞机,像是颇为不舍的样子,这是两年来,他第一次回到台湾。

        走出机场,外面天气晴朗,远处的天空干净的不见一丝痕迹,连飞机起起落落的声音都显的没有那么嘈杂,他仰头看了会儿,身上的白衬衫被风吹开,勉强吹散了些心头的淤塞,身边人来来往往,衣着各异,普通话、闽南话、客家话、各种外语交错夹杂,没有人注意这个白皙瘦弱的年轻男生。

        出发时,上海正逢一年的梅雨季,密密麻麻的下了大半个月,他从家到机场,虽然没有淋雨,衣服却被湿哒哒的空气沾染,直到此刻,被暖风一吹,才觉得清爽干净了,往台北市区的车从眼前一辆辆的经过,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转头往不远处的捷运站入口走过去,约莫半个小时后,登上了去往宜兰的车,一路向南。

        耳机里传出“takeasadsongandmakeitbetter”的时候,一直调成静音模式的手机振动起来,发出像蜜蜂一样的嗡嗡声,看到来电人后,他顿了十几秒,才按下接听键,还没开口说话,那头连珠炮似的一串台语,虽是乡音,却因多年未闻,骤然听到一片茫然,过了几秒,才勉强接住,却是以普通话回应:“刚下飞机,我先去乡下看看,明天直接到酒店。”

        那头又叮叮当当一大串,他只是听着,没有答话,再之后,便挂了,车上人并不多,三三两两的散坐,年纪相仿的阿嬷兴致勃勃的交流彼此孙子的近况,西装革履的上班族紧紧将公文包拽在身前,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方向,热切而明确。

        他摇摇头,甩开这些负面的情绪,专心想起明日婚礼的事情来,他同母异父的哥哥,明天在台北结婚摆酒,为此,妈妈专门将他从上海叫了回来,却没想到,他一下飞机就直奔宜兰老家,电话里面说了一通,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任他去了。

        当初接到妈妈电话时,林智诚是很犹豫的,因为在婚礼这种家庭场合,他是局外人,甚至是妈妈对家庭忠诚的一个污点,但妈妈坚持要他参加,只得屈服,心里却觉得,天生好强的妈妈只是想以坦然的态度击退所有带着嬉笑的眼光,好女不二嫁,她却带着别人的孩子回到前夫的家,之后又将小儿子放在乡下让婆婆照顾,后来又生了女儿,到今天,自己做了婆婆,硬生生的将原本破碎扭曲的生活掰成了完整的样子。

        林智诚对母亲并没有恨意,小时候有,被小朋友嘲笑没有爸妈的时候,长大之后知道的越多,越体会到她的不易。先经历丈夫失踪,独自带着儿子生活,后来又嫁给了做消防员的爸爸,生下阿诚,爸爸在火灾中殉职,为了躲避乡邻同情的眼光到了台北进工厂,自己带着两个孩子,机缘巧合,居然与“失踪”的前夫重逢,后来又走到了一起,其中曲折,与乡土剧情别无二致,却没有那么多情感的纠葛和狗血。

        爸爸过世的时候,他不过6岁光景,台北呆的不久,便因妈妈忙于公司起步无暇照顾,将他送回了宜兰,那时他8岁多,直到国中毕业后,阿嬷过世,他又回到台北。彼时,妈妈和她的老公已经颇有成就,加上爸爸去世时获得的抚恤和保险金,几年后,他考了大陆的大学,从此离开了台湾。

        妈妈当然有反对过,但毕竟母子分离多年,儿子已经长成了小大人,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继承了过世爸爸倔强的脾气,一旦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最终只得作罢,眼睁睁的看着儿子离自己越来越远,之后过年过节,他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回台湾,长此以往,倒像是上海才是他的家一样。

        有些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虽然是老家,但妈妈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宜兰了,她将双亲接来台北,精心伺候,将整个家营造的温馨和睦,倒是林智诚,只要回台湾,必然先去宜兰,爸爸和阿嬷的坟墓都在那里,他对亲情的大部分记忆也在那里。

        这样的行为,当然会让妈妈觉得他心有芥蒂,一提到宜兰就觉得是在故意挑起母子之间的矛盾,提醒她琵琶别抱,忘记了在困境中庇荫了自己、最终死于火灾的男人,也因此,母子间的关系都处于尴尬疏离的状态。

        林智诚并没有费心去探究过,妈妈如今的丈夫如何看待自己,但总归不是当作自己的儿子,比自己大4岁的哥哥还算是共同长大,感情尚可,比自己小很多岁的妹妹从小环境优渥,出国念书,他去了大陆之后,联系稀少,撇开自己,他们是完完整整的一家人,婚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