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五十一章迷惑(上)

第(1/2)页

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时候,肖意下意识想偏头往杉树林边最密集的那一丛凤尾竹那里看,又生生忍住了,几乎是梗着脖子大步走到楼旁边的绿顶车棚里推出自行车单脚跨上,逃也似的离开了实验室大楼。

        夜风吹过,凤尾竹隐隐索索的响动,枝叶太密,将靠墙的那一小片遮的严严实实,一片漆黑,若不走近,根本什么都看不清。

        银钩般的月亮从乌云中挣脱出来,在杉树林间洒下浓淡相间的阴影,一个全身黑色装束的身影从最粗的那棵树后面闪身出来,棒球帽压的很低,几步跳上路沿,朝着肖意离开的方向瞄了一眼,收起手里的相机,转身离开了校园。

        已经是春节前最后一周,学校早已放假,天气又冷,一旦入夜,偌大的校园里根本看不见几个人,肖意将外套领口拉的老高,再加上眼镜,遮的严严实实。

        从实验楼到宿舍要穿过整个校区,穿过整个教学区、经过老图书馆,往左边的主道朝左转弯是一处小花园,再往前走一段才是宿舍。

        为了节省成本便于管理,学校将所有留校的学生都集中到西区的4舍,学校年三十还会组织年夜饭,这是学校雷打不动的传统,对于肖意这些非本科学生,还有导师那一层的关系,总归是不会让他们清清冷冷的过除夕。

        肖意原本是住在外面的,但同实验室又同课题组的一个同学留校准备论文,又不愿与生人同住,于是求肖意陪他住几天宿舍,不好推托,所以一周前开始,他搬进了学校两人一间的研究生宿舍,他以往都是一个人住,如今有人做舍友,进出有时结伴、有时独行,照旧是实验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感觉颇为新鲜,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

        因为放假,整个校园就没几幢亮着的楼,高耸的路灯被枝叶茂密的樟树遮的密实,光线影影幢幢的十分黯淡,小花园中间是一棵双手合抱的银杏树,树龄颇长,边上有一圈射灯环绕,虽然叶子已经落尽,也不妨碍那刺目的眩光刺向空中。

        4舍大厅灯火通明,隔着玻璃门远远望去是一片混沌的暖黄色,大厅里温暖的黄色灯光在一片黑沉沉的天色的格外亮眼,五层的红砖老洋房仿佛蒙上了一层肌底细腻的金纱。大门牌上挂着的红灯笼中国结、玻璃门上的窗花,滴水不漏的勾勒出节日的气氛。

        正是五六点钟的晚饭时间,门口三三两两的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从头裹到脚,高矮胖瘦都遮蔽在各式各样的大外套里。

        肖意单脚撑地,动作熟练的将自行车卡进电动车和车棚柱子之间,稳稳的将车停住,哒拉一声上了锁,随即深呼出一口气,将衣领重新往上拉了拉,先是四周望了几眼,这才掏出门卡,滴的一声,推门进了大厅。

        甫一进门,空调的热气喷薄而来,一冷一热,被风吹了许久的脸上不免有些发烫,他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脸,朝宿舍阿姨打了个招呼。

        4舍被选中是有理由的,它虽然楼比较老,却是整个学校仅有的几幢装了门禁的宿舍楼,安全性和管理严格程度远高于其他宿舍,出入有门禁、外人留宿需登记、连电器使用标准都比其它学生宿舍宽松,据说原先是为留学生准备的,后来囿于舆论压力,改做了研究生楼。

        五层的老洋房自然是没有电梯的,他手长脚长的,几步就窜上了一二楼之间的楼梯平台,二楼转角就是宿舍,掏出钥匙刚要开门,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的是完全陌生的号码,归属地是上海。

        接通之后先是一阵不明的吵嚷声,嘻嘻索索的像是人在说话、又像是电视里的声音,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奇怪的声音响起:“你还有后悔的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

        声音显然是经过伪装的,像是被卡着脖子又刻意压低了声线,陌生而又诡异,肖意眉心一跳,握着钥匙的手不自觉的捏紧了:“我不知道你是谁,请你不要再打这样的电话过来。”

        “你做过的事情,老天都在看着。”那头的背景声突然变成了超市里各种贺年歌曲混杂的声音,非常嘈杂,让话语都显得没那么清楚,“你会后悔的。”

        肖意当机立断切掉了电话,但胸口剧烈的心跳却没有停止,心中一直堆积的不安感此刻终于形成实质,巨石一般沉甸甸的压上心头,无法忽略。

        这不是普通的骚扰电话,最近一周,他接到好几通莫名其妙的电话,内容不尽相同,却都负面且诡异,不像是一般的恶作剧,倒像是谁真的恨极了他似的,不想让他好过。

        除了奇怪的电话,他还总觉得自己被跟踪,食堂、教室、路边、宿舍,仿佛昏暗处总有一双眼睛盯着他,但等他抬起头或者回过头去看,又什么都发现不了,最后只能归结为自己压力太大,疑神疑鬼。

        肖意会选择读博,一部分原因是专业冷门、就业困难,学位是敲门砖;另一个深层的原因,可能他自己都不会承认,他不愿与人有过多牵扯,不欲搅进复杂的人际关系,学校环境毕竟相对单纯,一边读书一边代课,日子轻松,不用朝九晚五、不用勾心斗角、揣度人心。

        但后者或许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心理专业干的就是猜测人心的活,同专业的前辈,有的去了公安部门做犯罪心理研究、有的去了大公司做谈判专家、有的去媒体做情感博主,总归是离不开对人的观察和对人心的揣摩。

        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