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偷来的小男孩

第(1/2)页

  薛长河和顾慢商议之后,答应去关诤言的公司上班。从公司办理了工作证,并不需要人在公司,薛长河的主要工作是调查车祸这件事,由关诤言提供运作资金。

  关诤言把一张二寸照片交给他:“山世伦,三十二岁,出事前是食品厂的小车司机。这个人家境不好,母亲生病无钱医治,曾经中断治疗三个月,前几天忽然向医院交了一笔钱,送母亲进了医院。这个人住在昆池食品厂家属院,他有一子两女,爱人没有工作。”

  薛长河盯着照片,这个人,真是烧成灰都能认识。

  薛长河搞了一套卖冰糖葫芦的行头,批发了一百支冰糖葫芦,扛着就出发了。

  打听着就到了家属院附近,薛长河把插满糖葫芦的草把子一竖,清了清喉咙就开始喊:“冰糖葫芦,又好吃又好看的大冰糖葫芦,想买的抓紧来买,买晚了可就没有了哈。”

  今天是星期天,孩子们不上学,薛长河这么一喊,立刻有孩子就围上来了,叽叽喳喳地问:



  “叔叔,多少钱一串啊?”

  “七分钱一串。”

  “叔叔,甜不甜啊?”

  “肯定甜啊,买一串尝尝不就知道了?”

  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兄弟姊妹多,父母养家压力大,普遍没有给孩子零花钱的条件。孩子要想吃零嘴了,就要回去问父母要。

  很快有孩子要了零花钱回来,挑一串看起来又大又圆的糖葫芦,美滋滋的啃着最上面的糖渣,还要啧啧出声。

  也有要不到的,眼珠就没有往别处看过,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恨不得就给这家当儿子。

  “太行,看你谗那样,快回家问你妈要钱去,七分钱一串,别地可买不到。”

  那个叫太行的小男孩低下了头:“俺妈不给,说没钱。”

  有一个小伙伴就说了:“谁不知道你家有钱啊?你爸是握方向盘的,工资最高了,我妈给钱你妈不给,你是不是捡来的?”



  太行一听抹起了眼泪,七八岁的小孩,一句捡来的把他吓的不轻。

  捡来的=没人要,随时要被送走的。(这是薛长河理解的)

  小男孩哭着走了,不大会来了一名三十多岁的妇女,手上拉着太行。

  “喂,卖糖葫芦的,走远一点行吗?卖的这么贵不说,还勾搭着孩子不爱吃饭,真是坏透了,赶紧走。”

  薛长河把草把子往跟前一放,站的更直溜了:“这位大嫂,你可真是隔岸的警察管的宽,我凭本事吃饭,为什么卖不得?钱在你兜里,捂紧了就行了,哪个跟你抢了吗?”

  小孩子慒懂,大孩子可是听懂了,纷纷帮腔:“就是,你不买就算了,还想撵走不让我们买,真是坏透了!”

  食品厂的家属院挺大的,薛长河换一个地方卖,孩子们又跟着走了。

  薛长河问其中一个大点的孩子:“那个叫太行的,家里很有钱?”

  “以前挺穷的,养了一个病爷爷和一个病奶奶,前些日子忽然有钱了,把病奶奶送去了医院,太行他妈还买了自行车。”

  “太行姓啥啊?”



  “姓山啊,叫山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