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二章 封李安为郡王

第(2/2)页

定不能让李安坐上这郡王之位。

  除了李唐老臣,武家兄弟也准备阻止,因为李安成为郡王引起了所有人的不爽,凭什么你一个公主的儿子可以成为郡王。

  倒是太平公主对李安成为郡王十分的支持,其次李旦,李成器今天早朝也被请上了朝堂,哎呀...这是多少年来,李旦和李成器再次上朝。

  一开始李旦还有些害怕,不知道自己的那位母亲又想给自己挖什么坑,后来知道李安被封为了郡王之后,李旦才放下了心,原来这是自己的母亲想要自己挺一挺自己的侄子呀。

  “上朝...!”上官婉儿清脆的一声,然后就是内侍大声的喊了起来。

  跟着就有文武百官依次鱼贯而入,今天来的人很齐,基本上在京城中的京官都上了朝,所以因为明堂不够大,还有职位小的京官排到了外面。

  “拜见陛下...!”文武百官一起施礼,声音响彻明堂。

  武则天坐在龙椅之上微微道:“免礼平身。”

  “多谢陛下...!”文武百官回礼,跟着齐齐站直。



  随后早朝开始,各地的民生,发生的事件,大大小小都会在早朝中谈起,跟着武则天会按照各种大臣的建议,解决掉这些事情。

  早朝大概到了一半的时候,此时的李昭德一个眼神,一名御史会意的点点头,跟着就在一件事情完成之后,从一边走了出来躬身道:“陛下,臣有上表。”

  “说...!”武则天坐在龙椅上微微的道。

  “陛下...臣希望陛下收回封皇孙李安为郡王的圣旨,皇孙李安乃是安定公主之子,按照祖制,他是没有资格被封郡王的。

  并且,皇孙李安并没有大功于大周,他被封郡王无法封住天下百姓悠悠之口。”

  这位御史刚刚说完,另外,马上就有另外一名御史走了出来道:“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附议...!”

  ..............

  一时之间哗啦啦的走出了大约二十多名的大臣,跟着李昭德也是躬身看着武则天道:“陛下...按照祖制,李安殿下可封为县公,如果李安殿下有功于大周,那么他可以被封为国公,此时陛下封李安殿下为郡王,于理不合呀...!”

  “是呀...陛下。”武承嗣也躬身走了出来道:“李安虽然身为长公主之子,可是封为郡王却是名不正言不顺,望陛下三思...!”

  “臣等请陛下三思,望陛下收回成命。”

  跟着哗啦啦的又跪倒了一片,明堂之上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大臣都跪了下来,你就说有多齐心吧。

  如果要是以前,武则天一定会大怒,毕竟如此整齐的反对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只是今天武则天却微笑着看了看还在站着的众人道:“你们为什么不跪下?”

  狄仁杰轻轻一笑道:“陛下乃是守制之人,臣想陛下可以下旨封李安殿下为郡王,那么就必然有其中的道理,”

  狄仁杰的话,让武则天微微一笑。

  “母亲乃是大周皇帝,皇帝让谁成为郡王,一定有皇帝的理由,我们做臣子的就要维护皇帝的旨意,你们一大群人磕头在这里,难道是想要违抗圣旨吗?”

  说话的是太平公主,她这个时候出声可不是维护李安,她是在维护她自己,因为她自己现在的这个身份,如果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力,那也是有违祖制的。

  现在其实她帮助李安,就是在帮助自己。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陛下是天子没有错,但是天子也要遵循国家之法,如果天子连国法都不遵循,依靠自己为所欲为,那么天下该如何约束。”李昭德驳斥太平公主。

  一边的太平公主微微瞪了一眼李昭德。

  这个时候,武则天看向了李旦问道:“旦儿,你对朕封李安为郡王有什么看法。”

  李旦走到殿中微微躬身道:“陛下...公主之子封为郡王,确实和祖制不合...但是,祖制也有交代,如果此人有大功于朝廷,那么也是可以被封为郡王的。

  就比如刘季真:赐李姓封彭城郡王。高开道:赐李姓封北平郡王。胡大恩:赐李姓封定襄郡王。

  所以只要安儿,可以有大功于朝廷,那么封为郡王,没有任何的不妥。”

  “皇子说的没错...不过陛下...李安有何大功于朝廷呀?”李昭德看向武则天问道。

  这个时候,武则天露出一丝笑容看着李昭德和其他的大臣道:“李安有何大功于大周,这就不需要朕来说,还是让李安自己来说...!”

  话音一顿,上官婉儿喊道:“宣捷郡王李安上殿...!”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