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武承嗣寻访神尼

第(2/2)页

北市开店:成本高但消费也高,客户高端多元化。

  南市开店:成本低消费也属中下,客户以平民百姓为主,类型单调。

  不过在选址之后,并不代表可以直接“购买”场地直接开酒楼或者酒肆,周朝有严格的“市场管理”,在南北市开店,一定要先报备给“诸京署”,诸京署是管理京城商业市场的最高机构,最高长官为“市令”。

  当然啦,洛阳商人开店,也不可能每个申请人都接触到“市令”,所以在开店之前,要先找到餐饮行业的“行头”或“肆长”,他们是等于“商会负责人”一般的“基层市场秩序管理者”,既由商户共同推荐,也经过官府批准,属于“半编制”的地位性质。

  向他们报备需求后,申请流程就会上报给“诸京署”,诸京署会审核申请者的身份,一旦通过,开店之人要签好“开店合同”,按规定缴纳管理费以及“陌钱”,并且要登记经营身份,这才符合周朝“市籍制”的标准,被打上“商人”的身份烙印。

  若是在周朝早期,想要在洛阳开店必然是要“平地建楼”,而且早期的木材紧张,大量被用去建设洛阳城,所以木材成本也极高。

  不过若是在周朝中期来开店,一般都有现成的“楼店”,或是朝廷为了出租所修建,也可能是洛阳贵族的房产,因为坊市逐渐牢固化的长安对“大兴土木”也是十分排斥的,这时只要出一笔钱租下或者买下房子便可。

  但终究是租最划算,毕竟经营有风险。连店都盘下来了,那么必须尽快做开张准备,购置必要的“开店”用品,如到“木行”购买木材,再到“”的“牙行”委托制作桌椅,因为牙行是洛阳城的“万事通”,他们会迅速找到“工人”木匠造好需要的用具,更甚者,只要服务费给得够,连木材的采购,桌椅木具的制作,再到送货上门都是一条龙服务。

  当桌椅这些必要的开店用品准备好后,接着便是采购“锅碗瓢盆”,酒楼必然不仅仅是“卖酒喝酒”之地,也同样地还要提供“餐食”制作各类菜品,购买的话,以“青白陶瓷”和“金银玉”为最高品质,若是在北市开店,这是最基本的“餐具”规模,但是在东市的话,那普通的“木碗”就可以了,除了碗之外,“酒壶”、“调味罐”都必不可少。

  最后把眼光放到自家酒楼的装修上,装修也同样是按不同“地方”的档次来安排,若是北市,名字名画则必不可少,通过洛阳的书画中介“书侩”大量购买,若是能买到名家顾恺之、王羲之等人的真迹,那么酒楼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名店”。

  即便不是前代文物级的字画,唐初薛稷、虞世南等人的作品亦有大量的仰慕者会慕名而来。但若是在南市,考虑到消费者群体的整体消费水平,购置一些价格低廉,画质普通的“山水画”和“民间画”即可,唐代的“画坊”亦是不少,南市中可以找到,也可以去寻找一些“民间艺人”,接济他的生活,然后够来一些普通字画即可。

  而在周洛阳,最重要的装修便是“字画”,其他类者都不太重要。

  不过,这些才算是开店的基础,等酒楼到了冬天之后,你就又有事情要做了,那就是取暖,这个取暖很重要,不管是高档的酒楼,还是中低档的酒楼,你总是要让客人不冷吧。

  如果到你的酒楼来吃饭,你的酒楼冷死个人,那你告诉我,谁会去你的酒楼吃饭。

  也是因为这样,在冬天的洛阳,最好的生意,应该就是煤炭生意了...这个煤炭生意一直都在薛怀义的手中攥着,一个冬天下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贯那是要赚的。

  这就是薛怀义手中的摇钱树,而且薛怀义做的是垄断生意,他想要什么价就给你什么价,今天天气暖了,他买十文,等天气冷了,他就卖三十文。

  .................................

  “吱呀....吱呀....!”

  远处一位少年拖着一辆板车走了过来,站在李安店中的一位小伙计认出了少年,连忙上前喊道:“三伢子...你不是去买块煤了,怎么车上空空的就回来了?”

  一声叹息,那位叫三伢子的少年,有些无奈的道:“小春哥...块煤又涨了,掌柜让我买三天的量,可是现在最多只能买一天的,所以我要回去和掌柜商量。”

  “又涨了...!”看着三伢子那苦涩的脸,小春却突然对着三伢子招招手道:“三伢子,哥...求你一个事情,等一下你回去告诉你家掌柜,我家郡王殿下现在也卖煤了,如果他想要,可以来看一看。”

  “哦...郡王殿下也卖煤了,我知道了...!”三伢子点点头。

  看着三伢子走远的样子,小春嘴角露出一个弧度...他一定会帮郡王将蜂窝煤都给推出去,这是小春的报恩。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