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八章 李安生父

第(2/2)页

不知道大王还记得上次对你的刺杀,其实就是周正涛安排的,现在周正涛最希望的就是你去死。

  还有...炸药被劫一事,也是黄埔做的,其实以前黄埔就已经有炸药了,但是却不是像大王那么完美的炸药,这些炸药只能听到一些响声,父亲说...他记忆受损,所以忘记很多事情,要不然的话,完美的火药早就会出现了。”

  “黄埔组织有多大?”李安再次问道。

  “很大...!”李凭簇回答:“黄埔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跟着这个帝国还和官府有关系...成为一个独立的帝国,所以想要对付他们可不简单。”

  “那你现在在黄埔之中还有多少的力量?”

  “黄埔一共十三个堂,奴家拥有六个堂...周正涛的总堂之中,也有我的人,所以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周正涛对我的动作。

  更重要的是,请大王放心,总堂之中还有很多人是大王的心腹,所以大王不是孤单的,只要大王和我等同心协力,就一定会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只是现在不行。”

  李安的话,让李凭簇微微低下了头,跟着就听李凭簇道:“这是奴的失误,奴因为太相信周正涛了,所以才会将黄埔的事情都交给了他。

  谁知道,这个人居然反叛,所以请大王赐罪。”

  说完,李凭簇第一次跪在了李安的面前。

  而当李安看着李凭簇跪下的模样,说真的,他此时还真的不太知道这位李凭簇刚刚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过,黄埔和那枚青天勋章也预示中其中有真的部分。

  自己的那位便宜父亲,一定也不是这个朝代的人,很可能是民国近代的人,可能是因为过来的时候记忆受损了,所以才没有改变这个世界太多的东西。

  不过,留下了一个黄埔也足以说明了对方的能力,只是自己的记忆中一点父亲的影子都没有,突然来了这么一下,李安多多少少有些难以接受,

  “起来...!”李安对李凭簇问道:“你现在已经将一切都告诉我了,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现在是我李安的什么?”

  这个时候,李安对李凭簇将了一军,李安也是用此想要来印证李凭簇刚刚说的话是真是假。

  李安想要看看李凭簇到底是什么反应,跟着让李安惊讶的一幕出现,只见李凭簇缓缓起身,跟着脱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一切。

  一具含有巨大魅力的身体出现在了李安的面前。

  跟着就听李凭簇微微一笑走到了李安的怀中:“奴告诉了大王一切,黄埔是大王的,那么奴也是大王的...!”

  ...............................

  “求陛下见我一面...!”

  宫门之外,武承嗣跪在宫门之前,不停的对着宫中侍卫哀求,他想要见自己姑母一面,因为他想要挽回自己此时的处境。

  一个太尉封了下来,武承嗣知道,这是自己的姑母彻彻底底的放弃了自己了,他不想这样,他还想过人上人的生活,他还想做太子,以后更是要做皇帝。

  现在你让他做一名散人,那简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所以他也不要脸了,就这么跪在武则天的宫门前,想要求自己的姑母对自己网开一面。

  只是这怎么可能...这次武承嗣做的事情实在是太错了,所以武则天绝对不会原谅武承嗣,更重要的是,武则天已经找到了下一个武家的能力者。

  武则天不单单将修建天枢的事情交给了武三思,跟着又将重修明堂的事情交到了武三思的手上,可以这么说,现在武三思那是手握大权,春风得意,和现在的武承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既然已经找到了能力者,那么前一个能力者就不需要了。

  所以无论武承嗣怎么在外面哭诉,武则天这边就是没有松口,大雨倾盆的下了起来,武承嗣就在宫门外被雨淋得和个落汤鸡一样。

  可是宫中的侍卫就这么冷冷的看着武承嗣,要知道以前那些侍卫看到武承嗣过来,还不是第一时间跟狗一样舔上来。

  但是现在,只会冷冷的看着,然后嘴角微微弯起一丝弧度,这是对武承嗣最大的讽刺,也是最大的伤害。

  最终武承嗣倒在了雨幕之中,随后被自己的家人给抬了回去,据说当天夜里就发起了高烧,好在后来高烧退了,等高烧退了之后。

  武则天下旨又一次剥夺了武承嗣太尉的头衔,随后还将武承嗣的三儿子贬为郡王。

  从那天之后,武承嗣就心灰意冷了,也是从那一天之后的第二年,李旦被封为了太子之后,武承嗣一口鲜血喷出,倒地而亡。

  武承嗣曾经被驱赶到了岭南,后来武士彟的香火又中断。



  武则天权衡再三,决定招回武承嗣,作为父亲的子嗣,接续香火。

  武承嗣度过了几年艰辛的流放生涯,回到了梦寐以求的京师长安,承袭武士彟周国公的爵位,被任命为掌管皇帝乘舆的尚辇奉卿。

  武承嗣还都不久,便闻悉了一个不算秘密的秘密:姑姑则天皇后觊觎帝位。武承嗣大为亢奋,他知道,若姑姑做了皇帝,对武氏家族是大为有利的。姑此,他积极为姑姑效力。

  武承嗣是个很会玩弄权术的人,性格又阴险凶残,是武则天夺权的良好打手,很快便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擢为秘书监、礼部尚书。不久,又擢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当朝宰相。武则天似乎觉得让武承嗣为相太刺眼,三个月后便让他辞去了相位。但是,武则天又少不了他这样一位打手,第二年,重新任命他为宰相。

  第二年正月,武承嗣升任尚书高官官...文昌左相。他的地位实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武承嗣不甘心做个魏王,想做皇位继承人。他密令凤阁舍人张嘉福唆使洛州(治洛阳,今属河南)人上书,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

  武则天想维系她的武周政权,立武承嗣为继承人。但是,文昌右相岑长倩、御史中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格辅元说皇嗣李旦已正位东宫,不可更立,奏劾张嘉福败乱国本。

  武承嗣无奈,转而奏请责斥张嘉福。岑长倩、格辅元作梗,武承嗣恨得咬牙切齿,不久,便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岑长倩、格元辅。

  狄仁杰、李昭得等大臣也反对武承嗣为继承人,他们劝说道:“姑侄与母子哪个更亲?陛下若立儿子,那么百年之后,可以永享儿孙的香火;若立侄儿,则从没听说侄儿当皇帝为姑母立庙奉祀的。”这话击中了武则天的要害,她权衡再三,终于下决心不再更易太子了。

  武承嗣的希望破灭了。不久,他的相位也被罢免。过了些时日,武则天给了个太子太保的虚衔安慰他。武承嗣抑郁而死。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