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结党营私?

第(2/2)页

的搞。

  大华的官场上,大家结党营私都是心照不宣,像贾琏这种直接试探在很多人眼里显得不成熟。



  不过嘛,贾琏毕竟未满二十岁,年轻人嘛,稍显幼稚也情有可原。

  贾琏连续两个月每天平均会见十个人,总共见了六百多人。

  通过现代化的暗中面试,贾琏从中选出二百多人在未来组建自己的派系骨架。

  这年代,能够当官的基本上都是精英,所以选取的比例还是很高的,达到了三选一。

  尤其是江南一带,贾家本身就出自金陵,自从定居京城以来,宁荣二府一直都是金陵会馆和江南会馆的主要赞助人,江南一带进京赶考的学子都能在两个会馆里面免费吃住。笼络了不少江南士子的人心。

  江南一带向来是科考重地,大华建国以来除了多少进士,基本上都在科考的时候受过宁荣二府的恩惠。

  这既是贾家的人脉,也是历代皇帝忌惮贾家的缘由之一。

  江南、金陵一带的官员进京也经常来贾府拜访,贾代善和贾代化武将出身却积极主动向文官靠拢,所以对文武两方面的大臣都能说得上话。江南一带的官员遇到麻烦,他们都热心的协助处理,又一次笼络了大量的人心。

  贾府的人脉还是很广的,最近来拜访贾琏的其实只是在京为官和正好来京城办事的部分官员。

  当然这些官员也还有自己的小圈子、小派系。有的甚至还加入了其他的大派系。关系非常复杂。

  尤其是地方官到了京城,只要有权有势的官员,他们都会去拜访,不一定就是要加入派系。

  ……

  与此同时,姜韬也利用这两个月时间,搞了一个初步的派系管理条例。

  条例规定,大华可以允许三个派系的存在,派系的活动应该摆到明面上来。

  之所以定三个派系,一方面是派系多了不利于皇帝管理,另一方面万一有其他重量级人物想加个派系也不是不可以。贾琏二人预计的派系数目为三到五个,三个最好,五个也可以接受。

  派系十人以上聚会必须向皇帝汇报,皇帝会派出观察使旁听和记录会议。

  派系的第一宗旨必须是忠君。其他章程也不能鼓励违法。

  三大派系内部可以有小圈子,但是不属于三大派系的人不能再有结党营私的行为,否则必遭严惩。

  三大派系的派员原则上来去自由,然而每人一生只能退两次派,第一次退派可加入其它派系,第二次再退派,就只能变为无派系人员,不能再加入其他派系。

  儒家讲究忠诚,三姓家奴千百年来受到所有人的鄙视。所以很多人很有可能受点委屈也不会退派。

  之所以设置可以退派两次,也是为了给保皇派留一个后门,方便从其他派系中挖人。

  虽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这种打破封建社会千百年来的政治陋习的事,还是需要谨慎再谨慎。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