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定纳妾日子、拜年

第(2/2)页

有那时间,他还不如锻炼一下身体或者看看管理学的书。

        “四书五经我倒是读过,但是我感觉好像没什么用啊!咱们当官的真要当一个正人君子,恐怕官也当不了多久,还会被人贬低为‘腐儒’。”贾琏跟张晨亲缘关系很密切,也就把实话给说出来了。

        张晨想了想道:“让你读儒家经典也没有让你一定要去当正人君子啊!?”

        贾琏有点晕,读儒教经典不当君子,难道还要去当小人不成?

        张晨看到了贾琏的疑惑,接着解释道:“这也是你外公教我的。咱们读儒教经典,目的不是为了约束自己的行为,也不是为了把自己变成正人君子,而是为了约束其他人。”

        贾琏听到这话,忽然就觉得自己一下子悟了:对呀!儒教是现在的统治阶级啊!什么时候统治阶级会老老实实的去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矩了!?

        儒教经典只是用来统治的工具而已!如果能忽悠的大华老百姓都去遵守儒教的教规教条,皇帝和朝廷的统治岂不是就很稳固了。

        历代帝王肯定也有不信奉儒教的,但是汉武帝之后很少有不支持儒教的帝王,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儒家的教规教条有利于皇上的统治吗!?

        当然了,儒教教规教条有利于统治阶级,自然就不利于老百姓了。

        首先一条,按照儒教的教规教条生活,老百姓就会被驯化为胆小懦弱的小绵羊,遇到外敌入侵时,根本不敢反抗。弱宋就是最典型的重文抑武,儒教治世。军队和百姓都被驯化为小绵羊,哪个国家都敢来欺辱一番。

        其次儒教教规教条等级极端森严,如果按此生活的话,阶级固化严重,底层百姓永远也别想出人头地。

        贾琏虽然心里很不在乎儒教,但此时他还没有培养到足够多的管理人员,还是得靠儒教的文官治国,自然不好直接跟儒教翻脸。

        “原来如此!我一直以为学儒是为了成为正人君子,但为人处世,真要不知变通,不知道会受到多少诘难。而且对待自己的敌人,我认为采用任何手段都是应该的。这样很容易就会违反儒教的教规教条。”贾琏回答道。

        张晨道:“你说的很有道理,看来你的理解能力很强啊!同时你也要明白,当官之后,如果没有记住并理解儒教经典,你可能每次朝堂辩论都会输。你也不想每次大朝会时,被人批驳的体无完肤吧!?”

        是了,这年头实践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甚至可能都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儒教经典。孔子、孟子还有一个朱子说过的话就是真理!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符合儒教经典教义,那就是正确、合理的;否则就是错误的、不合理的!

        所以才有大明万历年间,中国援助高丽抗击倭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战胜倭国之后,没有获取到丝毫利益,就直接回国了。

        这种行为在今天看来很是愚蠢,但是却很符合儒教经典,深受历代文人赞誉。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