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Gank

第(1/2)页

  “我知道你们这些游戏人一听到文化输出就头疼,这几年喊得太多了,经济腾飞了,文化话语权却没跟上。”韩秀珍道:“再说这词儿听起来也不像什么好词儿,总像是架着别人非要人家来学习一样,侵略性强了点儿,用文化交流都好一些。”

  “但其实你们也不要把它完全看成是政治或经济性质的活动,有些时候哪怕是不涉及任何利益的日常交流,我们和其他国家与民族有共同的话题也能降低沟通成本嘛。”

  “在打通隔阂的先前步骤,跟外国人谈四书五经中庸之道,说修齐治平,解释起来还是要比聊你的《魂》要麻烦得多,不少国人自己都不了解,又怎么能强迫别人要喜欢呢。”

  “很多东西啊,其实全世界都是相通的,锄强扶弱,惩奸除恶,侠义,忠诚,人人都喜欢,只不过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包装,当下这个时代,大家都喜欢很酷很帅的东西。”

  “所以我的意思,你们的作品还是以质量优先,先得让别人喜欢,才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大姐,都不让人说话的……自个儿一个人就说完了,完成了起承转合的内部循环。

  陆启听得怔怔地,不过也能够理解……吧。

  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对这些东西也不好聊得太深,不给陆启说话的气口,也就是点到为止提一嘴,并不想展开来讨论。

  从她的话里陆启理解的主要意思,还是以鼓励为主,让他放手去做。

  如果没想歪的话。

  似乎是先把作品坐起来,真正积累起广泛的全球用户,然后再润物细无声地输出也好,交流也罢,去影响那些玩家,传达曾经和如今,乃至今后我们想成为的华夏是什么样子。

  就是这领导说话的习惯啊,还真是中性语意的“危言耸听”,总要先抛出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不细聊挺好,这东西真要铺开来还得从文化是什么聊起,其实在陆启看来,文化很多时候可以看做是一件商品。

  不过在领导面前这样说,似乎也确实离经叛道了些。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韩秀珍又问。

  陆启敏锐捕捉到了,这是重头了。

  这话陆启听起来的感觉就像是“你有什么愿望”一样。

  今天这次会面,其实也会有点儿“四十二补偿小会”的意思,虽是误伤,但总归是打了一棒子,只是让《魂》顺利通过审核这颗糖明显不够。

  当然他也不敢说得太过分,领导表明了态度,你要得寸进尺那就是眼瞎。

  “爬得太快,想好好打牢一下地基。”陆启点头道。

  “喔,此话怎讲?”

  “想组建一个游戏科研团队,主要是人工智能方向的。”

  “…………”

  此言一出,连谢喜乐都有些意外。

  韩秀珍瞪了瞪眼睛,想了一会儿才道:“我本来想着今天不跟你打官腔的,就算是跟天海说和,跟银行贷款当然你可能不需要,哪怕是给旺达求情减少些‘刑期’都有得商量,结果你一来就整这种,这么大的?”

  “秀珍姐误会了。”陆启连忙解释:“刚起步,就先找找人,不是说设备场地流程那些,人找到了我再自己考虑其它东西,可没想一上来就大张旗鼓。”

  “噢……那……这是好事儿啊,有技术才有竞争力,有竞争力才能站得稳,年轻人有这样的进取心实属罕见,既有好高骛远的能力,又有脚踏实地的态度,难得,有些大公司这东西提了一年半了,现在都还没付诸行动呢。”

  谢喜乐插嘴道:“我这两年不是一直都在忙项目吗,一个接一个的,谁能跟陆总这种妖怪比。”

  难怪韩秀珍反应这么大,原来是以擎火计划里的那个工作室先入为主了。

  韩秀珍道:“不过科研这东西,要是真做点儿前沿技术,那就可贵了,四十二现在负担得起?”

  陆启汗颜:“慢慢来吧,一步一步走量力而行,也没想一来就搞个大新闻,先从一些实用方便些的技术入手,初期主要是用以提升研发效率,比如像法兰西蒙特伊公司他们那种叫做Motion  Connection的技术,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有系统自动在动作库中寻找关联动作来补充玩家操作指令之间的过度帧,原本可能一个动作美术一个月的工作量现在6小时就可以由策划或者程序自己完成,他们马上12月要发售的《克兰姆计划4》就完全采用了这个技术,一个大型3D开放世界项目研发周期缩减到了11个月……”

  “打住打住打住!”韩秀珍连忙高举双手表示投降:“哪怕不是看在我并非你们做研发的同行,就光看我的年纪你也饶了姐这一把行不。”

  “不好意思啊,秀珍姐,激动了。”

  要说表演成分肯定是有些的,这狐狸滑得很,表现出一片专注在游戏研发里的赤子之心以明志,但这激动也是真的。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厂开始了游戏工业化进程,但游戏工业化并不是指流水线式地迭代产品换皮,而是强有力的生产力工具链和更完善统一的分工协作,可以让研发团队从很多繁琐重复的工作里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和人员。

  现阶段四十二唯一能稍微算是工业化的部分,也就Insomnia引擎和上面配套编辑器了。

  韩秀珍问:“所以你的意思是现在有目标了是吧?”

  “是有的,我和我的团队在网上听了十几节清北大学人机所陈守仁教授的付费课,然后上周联系了他,不过……”

  “不过什么?”

  “他已经拿到了刚才说的蒙特伊公司的offer,本来说见一面都推了,没说具体地点,不过我猜想应该是他们在红枫国的蒙蒂科工作室,那是蒙特伊最强的一个工作室,按体量来说也是全球最大的,没有之一。”

  “喔,有多大呢?”韩秀珍对这些东西倒饶有兴趣。

  陆启也只好扫盲:“这么说吧,我们四十二现在有两个工作室,加起来一共84人,而蒙特伊光蒙蒂科这一个工作室就有2400人。”

  “这么多啊……”以韩秀珍对游戏公司的了解,差不多单个工作室500人以上就已经算超大型团队了,结果这直接两千四。

  不过这事儿真不能一概而论,蒙特伊的蒙蒂科工作室在红枫国当地有政府支持,蒙特伊每在当地招募一名员工,北省征服补贴蒙特伊1.5万米元,红枫国征服额外再补贴1万米元。

  也不仅仅是蒙特伊一家公司了,靠着政府补贴,吸引了超过90家世界各地的游戏公司来到蒙蒂科城投资创办游戏工作室,累计创造工作岗位超过2.4万个,不仅蒙蒂科成了红枫国的创意之都,游戏软件产业也是该国在国际竞争中极具优势的高端产业之一。

  趁着韩秀珍的兴趣,陆启顺带也介绍了更多一些内容。

  比如国外的游戏大厂们在科研投入上有多么大方,游戏科研成果不仅只作用在游戏产业,其他移动个人终端,智能家电,电信通信产业,汽车行业同样能够受益。

  而且游戏也发达的城市会带动整个生态的发展,影视特效,音乐音效,动画,软件,甚至相关培训都会保持相同的节奏,因为有非常大量的市场需求。

  这些东西韩秀珍之前只能说大致地有所了解吧,但肯定没陆启给她当面讲解清晰。

  陆启也不厌其烦,有问必答,谢喜乐在一旁也会偶尔插过来一句带着她自己思考的结论。

  两位老师一左一右,哼哈二将一般对着韩秀珍一顿传功。

  相关部门的领导懂得一些世界上的产业发达地方的实际情况是有好处的,毕竟我们目前的落后地位是全方位的,运营似乎全球领先。

  讲了好一会儿终于回到陈守仁教授的问题上。

  韩秀珍道:“你们四十二现在的名头在国内应该挺好使的吧?上个月的时候《魂》的热度已经不低了,他也没兴趣啊?”

  “看跟谁比了,跟蒙特伊这种全球前五的公司那就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了。”

  “但……这事儿姐也帮不了你啊,总不能押着别人去你公司是吧,工作还是讲究你情我愿。”

  意料之中,陆启原本也就寄希望能有些什么清北大学校领导老同事的交情,没有那也么得办法。

  韩秀珍反而有些过意不去,让人家提要求吧,结果就提了一个见一面的也满足不了:“还有啥别的想做的没?”

  “那想到了再告诉您?”

  “随时。”

  要求这种东西,只要对方真的想听,不可能提不出去的。

  陆启也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