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我想向你描述一下未来

第(1/2)页

  学校机构环境里这个本身自己也很单纯的前台小行政,在陆启老狐狸面前可真藏不住什么秘密。

  当然首先她的工作也相对清闲,星期天本来就是倒班,有大把时间跟别人闲聊这也是前提。

  陆启在她身上花了有将近半小时,《魂》的关卡设计上,平均每个地图他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长,是从冥想思考到完成多个视角草图的时间,陆启自己的画技也在进步,要把思考的东西还原地表达出来也是一名设计者的应有的能力,无论是文字还是画面的形式。

  陆启临走前还送了她一套护肤品,说是收件人填了个没人的地址,电话也是空号,拿回去也是被公司当盲盒给处理了,看小姑娘性格好聊得来,交个朋友。

  小姑娘推脱了一番,陆启表示坚持,并表明了护肤品的品牌,她也就收下了,惊喜万分,也怪不好意思的。

  知道了原因不见得事情就好办了,但至少有切入点了。

  原来陈守仁从半年前开始便已经和自己七年之痒的妻子分开居住,她爱人同样也是清北大学教职人员,不过是一名哲学教授。

  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沉醉于自己工作的青年骨干,拥抱“新思想”,两人的生活模式显然更像是搭伙儿过日子,就是那种在学校其他老师的介绍下相识,彼此都不讨厌,大家背景相仿,门户相当,家里也催得急,时间到了,差不多可以了,应该结婚了。

  于是便结婚了。

  这些年日子过得也温吞。

  年轻时候还能各自接受对方生活的重心放在研究上,时间一久,也发现婚姻确实是陪伴,但似乎……也不仅仅是陪伴。

  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也不能啥事儿不干,纯陪伴啊。

  只是多年的相处模式想改变起来,困难重重。

  计算机图形学里有一句话,如果它看上去是对的,那它就是对的。

  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事情它看起来不对,那它一定出问题了。

  两人进行过一些调整,比如周五晚上要约着去看一场电影,要出去旅游,去玩密室,去游乐场,去做一些谈恋爱时,或者说婚前决策期间都没有做过的事情,去弥补当初遗漏的一些东西,对了,还有周六要一起去吃一顿晚餐。

  后来的结果就是,周六晚上,陈守仁现在都已经在健身房了……

  这种按照课程表一样制定规则去遵守的寻找重新点燃生活激情的法子,似乎带来的更多是副作用,它更像是一把枷锁,让人更加小心翼翼,也束手束脚。

  双方都努力过一阵,感受到的是疲惫不堪,于是也开始思考,是不是到了要结束这种关系的时候。

  这段冷静期长达半年之久。

  半年之后,两人都明白了自己的述求,如果真的很累,倒不如放彼此一马,于是决定还是分开比较好。

  在学校里其他教职人员眼中的一对模范夫妻,突然之间协议离婚了,这么多年的生活圈,交际圈,工作圈,全在同一个圈子里,这个圈子里每一个人的事迹,都会成为圈子本身茶余饭后的谈资。

  离婚其实正常,但真正给到压力的反而是这种相对封闭环境下的纷纷议论。

  别以为高级知识分子们就不八卦了,那是人的本性啊。

  七嘴八舌,众说纷纭,还带着他们自认为善意或者无意识恶意的揣测,有些是不靠谱的,甚至还有说女方或者男方出轨或出柜的传闻。

  人后的议论,总也会传进当事人耳朵里。

  有的还跑来当面劝说,觉得自己德高望重说话有分量,劝和不劝离嘛,也是功德一桩。但明明都不懂得人家的生活,劝说着说来说去都是那么几套,还自以为为他们操碎了心觉得自己劳苦功高。

  都是三十多岁的成熟人士,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意气,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坐下的决定。

  这种情况总得有人要离开这个环境的,陈守仁是做出这个决定的人。

  或许也是对女方最后的温柔吧。

  当然这些东西一个普通前台是不可能都知道得那么清楚的,很多细节也是陆启根据自己所知的信息脑补推导出来,不过多半八九不离十。

  ……

  晚上九点半,陆启在陈守仁租住的小区门口等到了他,非常自如地上前打招呼。

  他直接从门卫室里走出来时还把陈教授吓了一小跳,不知道他在这里蹲了多久,跟保安似乎都聊得十分投机。

  陈守仁都有些傻了,心想陆总你没有别的事情要做吗?真就这么闲?

  不过仔细一想倒也对,陆启这样的公司老板亲自来京城,总不会耗费太多时间在自己这一件事上,肯定会是速战速决的。

  而且本身这家公司和这个人,就不能用常理去判断。

  昨天在健身房和陆启聊过之后,说实话他其实有些受宠若惊,BOSS直招,而且是亲自跑到他面前来直招,先不谈体量,以四十二现如今的名气,已经完全脱离了一家创业公司的范畴,通过一款《魂》甚至打下了“逼格”层面上的地基。

  隐隐有要开宗立派的势头,现如今在游戏设计理念上,对于国内其他巨头已然初具降维打击的架势。

  从业者们都非常看好它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非常担心它为这个行业格局带来的变革。

  一下拔得很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跟得上步伐的那种担忧。

  这些东西都是他健身房回来后自己上网查阅到的。

  夜里他自己在网上找了好多四十二的相关资料,也看了不少玩家们的讨论,同行们的评价,结合陆启的自述,顺便还买了四十二的三款游戏玩到了凌晨两点半,渐渐对四十二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有了自己的画像轮廓。

  结论是,有点儿厉害呀。

  从他的专业角度,很明显看得出从《无间》到《混沌纪元》再到《魂》,四十二在技术层面上的进步的速度。

  如果不是真的那么看重技术的一家公司,在一年的时间里是绝对做不到这种程度。

  虽然《魂》和其他真正的3A大作比起来,比如他准备前往的蒙特伊的《阿萨辛》系列,和那种开放大世界游戏比起来,光是地图细节,物件数量这些就是至少十倍以上的差距,但《魂》却靠着更精妙的设计完成翻盘。

  设计能力一直是四十二的王牌,如果再加上顶尖的技术,它最终可能会成长到什么程度?

  之前接到猎头的电话,他当时直接就在电话里明言拒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