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又一年

第(1/2)页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又到了年底。
回首这一年
李福寿真是感慨万分,帝国方面趁着欧美皆无暇它顾的绝妙良机,将“羊毛战争”中最大的领土好处收入囊中,一举完成了帝国疆域的大拓展,可谓落袋为安。
距离战争结束三年了,当真忍得好辛苦。
事实证明当初的忍耐非常值得,北方联邦四州之地和阿拉斯加有惊无险的纳入囊中,虽然米国在欧洲到处窜腾,以一种受压迫受打压,无限委屈的姿态寻求支持,但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来,更没有形成一致敌对的国际舆论。
这种感觉犹如凛冬饮冰,冷暖自知。
细究原因
其一自然是国际社会上捧高踩低,大部分欧洲列强不愿意得罪已经崛起的大洋帝国,对如今的二等列强米国态度暧昧,纵然支持也流于表面。
其二是米国佬人缘不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门罗主义”,关起门过自家的小日子,在国际上没有几个真心朋友。
其民主自由旳言论在欧洲被视为洪水猛兽,也只有法兰西这个难兄难弟与他互相扶持,共克时艰,代表不了其他欧洲国家。
大洋帝国再怎么说也是封建制度大家庭的一员,是自己人,而米国民主自由这一套玩意儿那是要推翻旧有统治秩序,那可是在掘封建王国的根啊,怎么能不警惕?
细数一下现在欧洲的主流社会,大不列颠王国,德意志帝国,沙皇俄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意大利王国,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西班牙王国,挪威王国,丹麦王国,希腊王国,保加利亚大公国,塞尔维亚王国,黑山王国,罗马尼亚王国……
这里面除了法兰西,有几个民主国家?
其三,就是时机选的太好了。
美日战争和第1次巴尔干战争的同时爆发,令欧美列强根本无暇它顾,反而有求于大洋帝国千万别添乱,姿态摆得很低,让大洋帝国的这番大动作涉险过关。
换个时间段试试看,最起码口水喷你一脸。
李福寿身居庙堂之高,世界风云如掌观纹。
能够清晰的察觉出巴尔干战争之中蕴藏的巨大风险,尤其是第2次巴尔干战争,差点儿就提前点燃了世界大战的烽火,让他的手心都捏了一把汗。
保加利亚大公国身后站的是奥匈帝国,此君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跃跃欲试,好几次都想下场子露一手,但是被德国制止住了。
因为,德国还没有完全做好与协约国彻底翻脸的战争准备,其装甲部队正在陆续接受新装备,现在显然不是好时机。
塞尔维亚身后站的可是俄国,只要奥匈帝国敢于下场子,老毛子就绝不会袖手旁观,那么引起的连锁反应就像火药爆炸一样,谁都无法控制。
试问一下,身处大洋洲的李福寿都感受到了巴尔干战火的惊心动魄,处在欧洲军事集团对峙第一线的英法等国,那又是何等感受?
怕是吓得心脏都能骤停了吧!
如今的欧洲形势是两大军事集团对抗,互相间国际关系就仿佛两张大的蜘蛛网还连接着小的蜘蛛网,触一发而动全身,产生无法遏制的连锁效应。
英法俄一边,德奥意一边,各国大搞军备竞赛,正日渐趋于白热化,海军造军舰,陆军造坦克,造大炮,谁都不甘示弱。
在远东
日俄两国在东三省和朝鲜半岛划分了势力范围,相互间的血仇刻骨难忘,隐隐处于对峙冷战中。
在北美
刚刚停歇的第一次美日战争墨迹未干,双方都在自己的占领区兴建铁路,屯垦移民搞大开发,积蓄力量准备卷土重来。
扶桑国因为在战争中没有得到英国盟友的帮助而心怀怨恨,有意无意的开始疏远英国,接近大洋帝国,两国间关系处于历史最佳时期,经商留学人员往来不断。
扶桑国没有选择,一脚踏进北美这个漩涡,就必须紧紧靠近以大洋帝国为首的太平洋安全联盟,否则洛杉矶或者盐湖城的港口一掐断,亚里桑那地区的十万大军不战自溃。
在大洋帝国将北美联邦收入囊中之后,达文-波特总统领导的米国政府端正了态度,致力于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友好往来,这令两国间关系也处于历史最佳时期。
米国没有选择,在铲除扶桑国这个又穷又硬又粘牙的牛皮糖之前,在清除巨额战争赔款之前,在砸碎禁锢在身上的军备枷锁之前,在破除弗吉尼亚共和国这个束手束脚的阻碍之前,在拔除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