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维护北美和平

第(2/2)页

装甲兵团实力基础上,小刀子再锋利,也不可能把大石柱子切断了,双方实力差了好几个层级呢!
因为装甲兵团所谓的大纵深穿插迂回,分割切断的战术动作,根据作战任务,还要保持一定的力量防止敌人反扑,而不是打完了就跑。
所以,大洋帝国陆军会在装甲师编制内,装备炮兵营,机械化步兵团等兵种,配合装甲力量防御时抵挡住敌人的反扑,攻击时扩大战果。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切断法国第六集团军归途的战役目的,包围而歼灭之。
德国第1集团军就没有机械化步兵团的编制,步兵也不可能伴随坦克装甲车高机动突击,仅凭两个腿跑能累死都有。
综上所述
吴佩孚少将提出的假设不成立,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只有第1种情况符合德军当前的举动;
即德国第1集团军司令克拉克将军压根也没有注意到侧翼暴露在法军面前,留给了法国人翻盘制胜的良机。
虽然说德国军官素质普遍较高,但是自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时隔43年,德军高级指挥官都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人数上万的战争都没有,更别说指挥数十万人的战争经验了。
在这方面
以大洋帝国和日俄美三国的经验最丰富,在10年以内,都有大兵团作战的指挥经验,甭管胜负,最起码指挥和组织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是有的。
俄国人输给扶桑人,扶桑人输给米国人,米国人输给大洋帝国,这形成了一个有趣的连环套。
所以,用不着神话德国高级指挥官,他们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法国人能不能够抓住战机了?
大洋帝国在欧洲前线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能够第一时间传回较为准确的战场信息,但是相比较实际战况,肯定有2~3天的延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实际情况是法国人没有抓住这次战机,任由他从面前白白的溜走,而这就是下一步《战役指挥学》要教导的内容了。
如何从纷乱的战场中找出重点,抓住关键?
如何从看似无解的战局中通过合理指挥调动敌人,创造出战机?
如何合理的调配手中兵力,形成局部优势?
如何正确解读战局,以宏观层面来看待并引导战争的走向?
如何提前布局,以达到最终的战役目的?
如何利用空中力量,装甲力量,炮兵与步兵形成合力,创新战法,这都是将军学员们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新观念,新理论。
将军班的学员还将接触到最新无线电科技,乘坐小型运输飞机实际体验,随着T5重型坦克在演习场上奔驰,观看战斗机和轰炸机的联合演练,深刻感受新科技改变战争面貌的威力。
战争经验丰富的陆军参谋总部高官,军方大佬和陆军元帅李栓柱公爵大人,都将抽空为将军学员们讲课,传授自己战争中的心得和经验,为他们的成长贡献一份心力。
这一切,都是皇帝李福寿亲手布置的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让掌握第一线部队的将军们摒弃旧观念,引入新的战略性思维,这一批年纪在40~50岁之间的将军学员们,是帝国璀璨的希望之星。
若能冒出1~2个帅才,他的牙都能笑得合不拢,赚大发了。
就在年前,陆军元帅李栓柱公爵结束了坐镇北方联邦的重任,返回本土担任陆军部大臣。
原陆军部大臣莫如峰上将晋升元帅,受命前往北美坐镇一方,继续实力威慑米国,防止其出现任何异动。
在军队部署方面,北美地区就地新征8.6万名新兵,属于总计42万人士兵的增兵计划一部分,目前正处在紧锣密鼓的军事训练中,将会于明年初陆续成军,填充到乙级师和丙级师中。
这样一来
北美26万人的驻军加上这8.6万名新兵,还有本土陆续会输送的部分兵力,将会形成总计40万人的重兵集团,以维护北美地区的安定团结和平环境。
无论在何时,遏制米国都是大洋帝国皇帝李福寿优先考虑的战略选项。
不管欧洲怎么打,怎么闹,优先保证北美地区在掌控中,是李福寿作出一切决定的前置条件。
没有他的允许,美日两国谁都不许乱动。
原本在欧洲战火爆发之后,米国达文波特政府就出现了蠢蠢欲动的迹象,限定10万人以内的陆军兵力陆续调往新墨西哥州(第一次美日战争后成立,后文不再赘述)近9万人,米国各州又出现民兵师动员的迹象,这可不是好苗头。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