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殿语

第(2/2)页

着手去查张世三的身家背景,先是了解到张家暴富的背后有灵州贾氏撑腰。后又命江禀义探询贾氏在土奚律境内的产业,却查出了不一样的东西来。

  灵州贾氏在土奚律的产业主要是矿山和马场,江禀义他们去探查的时候,两者在账面上都是正常运营的。而作为商人的江禀义留了个心眼,找人结交贾氏矿山上的几位账房,这才套出一个惊天秘密。

  大约在两年前,贾氏手下的矿山已经是停运状态,账面的银钱都是假象,他们这几年扩张了马场和马匹买卖的生意,主要的买主便是突伦军队。

  今年更是花费大笔银钱在土奚律采买军马,一个富商,大肆采买军马,这让皇帝不得不联想到此前邝离偶然探查到的延陵王筹备马匹之事。

  如此想来,站在延陵王的角度来说,要筹备马匹自然不能亲自动手,假托于商人之手是最容易想到也是最直接的办法。

  皇帝将手里的信笺并信封撕掉,投入殿中的博山炉内,亲眼看着它们化作灰烬。

  崔喜在殿外低声报:“皇上,沈大人到了!”

  “快请!”

  皇帝健步走到正座,撩袍坐下。

  进殿来的沈迟有些风尘仆仆,皇帝眼风往外一扫,崔喜便识趣地将殿门从外面关上。

  “皇上”,沈迟整理衣袍下跪施礼,手上恭敬托着一个信封。

  “臣方才收到门生,如今任职沙洲提刑按察使的段庭写的急信,特来求见。”

  他一路上并未遇到皇帝派出去请他的人,一直到宫门口正要依礼请求入宫,侍卫和太监一路催着他跑进来,这才知道皇帝也下令召他进宫面见。

  “不知皇上急召臣入宫觐见,是不是为了同一件事?”

  “正是。”

  皇帝利落回答道,抬手命他起身。

  “沈卿,段庭的信里将文非吾一案的前后都说明白了?”

  “是的皇上,这案子不大,但是要想翻案却有些棘手。”

  “所以朕才想到你,沈卿,这天底下论起刑名冤狱,只有沈卿能为朕分忧。”

  “老臣正是要请旨前往沙洲,即便案子棘手,沈迟也要拼尽全力为文阁老正清名。”

  皇帝起身行至沈迟面前,郑重拱手一礼。

  “源铮,先替老师谢过沈大人。”

  皇帝这是以文九盛学生的身份谢沈迟,谢他为自己的老师自请奔赴沙洲平冤案。

  沈迟眼眶有些发酸,说不出话来,只得对着皇帝下跪叩拜。

  皇帝将他扶起,沈迟便单刀直入说道:

  “臣请皇上派北司衙的人随行以作助力。”

  刑部每日大小事宜不计其数,沈迟这个刑部尚书远赴沙洲断案,就不能再将刑部的官员们也带过去做助手,他想带小图和庞立这两个沉稳些的后辈过去,如果日后事成也算是提携他们的功劳一件。

  皇帝拊掌笑道:

  “沈卿和朕想到一块去了,朕本要派娄阿小即日启程到西北探查一件要事,他也可以到沙洲暂停几日。至于北司衙的其他人,但凭沈卿选用就是。”

  沈迟点点头安下心来,脑中又想起一事,想把自己心中猜想告诉皇帝,以免自己去了沙洲之后漏掉什么讯息。

  他躬身一礼后,方压低声音对皇帝说道:

  “近些日子臣和顺天府尹陆祥陆大人在跟踪一个案子,市舶司的监事太监田庆走私乌香的事,臣有些猜测想先禀告皇上。”

  皇帝只知他们在查重新出现的乌香一案,并不知最新进展如何,便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但讲无妨。

  “此次流转在京都医馆和个别青楼中的乌香确实与突伦无关,与上次的流转途径和来源完全不同,能确认是市舶司的监事太监田庆所主导的。”

  “但自我们开始针对医馆摸查之时便收到乌香断货的消息,根据医馆提供的线索找到常兴码头的商船,确定是田庆安排的商船,但其内物品中没有再出现过乌香。”

  “老臣推测,乌香断货应与田庆无关,而是给田庆供货的人出了问题。老臣查阅了相关资料,乌香原是产自西域不假,但近年来有市舶司和东馀国往来的使者提到过,东馀国也开始种植乌香,且随着技术和经验的累积,近年的乌香产量愈发增高。”

  “老臣也派人到往返东馀和大宸的商人之中打听,核实此事为真。因此,此次田庆走私的乌香,基本可以确定是来源于东馀。不止是田庆的,甚至上次从突伦流入的乌香,多半也是源自东馀。”

  “大宸如今与突伦交恶,东馀自来臣服于我大宸,但此次乌香的流向却很是诡异。”

  “以上是老臣要禀告的第一件事。”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