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凤涅凰槃④

第(2/2)页

乎甚么家族秘密,不便追问,有心让她忘记眼前不快,若无其事翻至一页,道:“我还是更喜欢这《佛临涅槃记法住经》中的文字。”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由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而译,说的是佛陀临近涅槃,因悲愍众生,对阿难诉说生平后,指引他应当效仿自己,对正法勤加护持,令其不灭,而留给自己则只大涅槃这一件事。

        阿难悲痛欲绝,问佛陀道,不知如来为各种有情生命所传无数亿年勤奋苦修的无上正法,佛灭后于世间犹能留存多久?诸多友善天人与阿修罗会否逐渐隐去?世尊以慈悲之声告诉阿难,我的正法在我灭后,在世间住留一千年,届时诸多友善天人与阿修罗将逐渐隐没不现。

        接下来的漫长篇幅,世尊自“我涅磐后第一个百年”、“我涅磐后第二个百年”,直至“我涅磐后第十个百年”,教中盛行从“学法”,到“寂静”,到“正行”,到“远离”,到“法义”,到“法教”,到“利养”,到“乖争”,到“事业”,最后到“戏论”,因缘令正法灭。

        世尊觉悟成佛,早已超脱生死,阿难、声闻、菩萨、天龙、夜叉、人、非人等各种众生,听闻佛陀预言,与各种比丘修行业报之差别,皆增悲哀感叹,相信奉行。

        晋无咎身为俗世中人,修为更远不及阿难等众,待莫玄炎解完全篇,亦只唏嘘不已。

        莫玄炎道:“我教‘青龙殿’中藏有祖师爷所创最高绝学,据说其中便有来自这《佛临涅槃记法住经》的灵感,可最高绝学毕竟无人突破,灵感源于何处,不过是我们后人毫无来由的臆测。”

        晋无咎默然。

        其后“涅槃典籍”篇中,各摘录《大乘起信论》、《肇论》、《中论》、《楞伽经》、《阿含经》五部典籍中少量文字,莫玄炎道:“这几部经书中又是密密麻麻,被莫家入我教第一代祖先带入盘龙峡谷,至于你面前的这些,都是被挑剩下的。”

        晋无咎道:“那可真是便宜了我们。”

        莫玄炎道:“我在峡谷北峰倒是见过这些经书,但当时爹爹日夜督我练功,我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看。”

        晋无咎道:“我缠着你陪我一起读书,会不会耽误你?”

        莫玄炎道:“你说呢?”

        晋无咎道:“真是对不住了,你这里还有没有甚么简单些的文字?这些佛经实在太难,没有你在,我怕是没一句能读得通。”

        莫玄炎冲他又一噘嘴,似嗔似怨,道:“没有。”

        晋无咎道:“我不能这么自私,你别管我了罢,单只教给我的这些,已够我温习好一阵子,待我当真全部弄懂,内伤也该好得差不多了。”

        莫玄炎不去理他,往后翻至“分类”篇,道:“大乘涅槃种类有四,唐玄奘大师于《成唯识论》卷十云……”

        晋无咎道:“玄炎……”

        莫玄炎左手举起,在他小臂上轻轻一拍,道:“还不专心,找打。”

        晋无咎只得闭口,莫玄炎方转似笑非笑,续道:“涅槃义别略有四种,可这四种,无人答惑无书参阅,我也难以尽解。”

        晋无咎顺她修长食指,见纸上赫然写道:

        “一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为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为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为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晋无咎道:“这段文字很难么?好像是说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入第一种涅槃,然后,然后,只有佛陀能入第四种涅槃。”

        莫玄炎道:“所谓‘二乘无学及有学’,我也知道甚么意思。”

        稍加注释后又道:“只不过听爹爹说,这里四种涅槃恰好对应我莫家剑法四重境界,莫家祖先呕心沥血,一代一代传到我的手中,始终未能到达最高。”

        二人灭灯起立,穿过光圈来到“魔界森林”,这时晋无咎六脉复原有七八成,每日里呼吸运气皆无大碍,莫玄炎只以单手挽他右臂,想他万一足下不稳,自己能及时察觉便好。

        孤男寡女在这避世离俗之所肢体相触,发乎性情止乎礼义,晋无咎心底敬重全无邪念,莫玄炎得他舍己相救,亦觉该当如此。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