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生离长安⑦

第(2/2)页

,皆令对方暗暗叫好,卓凌寒生性沉稳厚重,随年岁增长,功力渐渐精纯,持之以恒的精修苦练,外加蓬莱仙谷受晋太极指点,相比一年前受困穆庄的他,不知不觉间已然脱胎换骨,跻身于一流武人行列。

        但他从不以高手自居,遇见任何对手都谨慎待之。沈碧辰还击虽妙,但卓凌寒施放任何一招,从不会冒出“我这一招过去,你还不弃剑投降”之念,总以对方最强抵抗作为准备,也便不会因估计不足而手忙脚乱。

        这一点却是得天独厚的不定此时也被沈碧辰出奇制胜。

        另一边沈碧痕步法些有滞慢,夏语冰软鞭上盘下旋,找准时机便一个俯冲缠绕,看似边打边退,但沈碧痕喘息声渐渐加重,脚下难以跟上节奏,倒也非是她武功不及,若二人公平交手,五百招内难分高下。

        但夏语冰产后已有半年,又得卓凌寒悉心照料,此时身子全然复原,沈碧痕却是翻越秦岭来到这里,加之太白山顶与奚清和激斗两百回合,委实元气大伤。

        除此之外另有一层原因,二人所学如出一辙,夏语冰之聪慧天下间无人不知,两招一过已了然于胸,沈碧痕却不免惊骇,想这卓夫人分明从夫,为丐帮中人,为何使出的每招每式,都与家传武学这般相似?

        同等功力二人相斗,岂容得她这般分心?她一入西安城便遇丐帮中人,原已打算束手就擒,对双方胜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哪知沈碧辰忽而杀出,二人自小兄妹情深,沈碧辰对她千依百顺,疼爱之心更胜沈墨渊,只怕自己胡乱投降,引得沈碧辰狂性大发,这才咬牙坚持。

        晋无咎见夏语冰稍占上风,反而略微宽心,连日相处下来,他与沈碧痕友情深重,对夏沈二人难分轩轾,但沈碧痕手持“息壤剑”,万一失手,夏语冰伤亡难料,反之后者软鞭不易致命,沈碧痕但教落败,无论自己苦苦相求,还是带回丐帮好生安置,都大有转圜余地。

        早在二人交手五十招时,夏语冰已知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手中招式刻意放缓,她原本没有杀心,初初看见这张俏若春桃、清如秋菊的绝色容颜,身为女子亦不由心生怜意,再见沈碧痕对晋无咎轻嗔薄怒,显已情根深种,回想起自己曾与卓凌寒的点点滴滴,心头涌上一股柔情。

        此后游斗无关胜败,只为令卓沈二人全神切磋,她知卓凌寒如今功力,尚不足以与少林武当顶尖高手相提并论,但除此之外,要找到一个棋逢对手之人已十分难得。

        此战过后不论胜败,卓凌寒必大有收获,这向来便是她身为人妇一个极大心愿,否则也不必回到蓬莱仙谷当晚,便带卓凌寒去找晋太极受教。

        这时卓沈已拆不下四百招,但二人内力均为同龄人中翘楚,又方当青年精力充沛,四百招后非但没有疲态,反而愈来愈是精神焕发,屈彪五人见卓凌寒迟迟不胜,暗暗焦躁,夏语冰却心下欢喜,出手之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道:

        “屈长老真是急性子,人生一大幸事,便是有恰到好处的对手,你替凌寒哥哥担心着急,凌寒哥哥心里却不知有多高兴,倒是无咎,怎么好像对心上人有些漠不关心?”

        她却不知晋无咎半年来的情变,暗想等这一场打完,可得找个时机好好问问。

        卓凌寒“打狗棒法”看似只有三十六路,但在丐帮历任帮主使来,无不千变万化,纵使千招过后,亦令对手无从捉摸,但沈碧辰根基扎实,又仗有“蓐收剑”之利,纵不能完全参透棒法玄机,也尽可招架得住。

        另一头沈碧辰家传剑法虽有一百四十四招,其实只浓缩为十二式,沈碧痕在太白山使出这路剑法时,奚清和难以摸透,但卓凌寒的眼力,整个武当派除不尘外无出其右,岂是第三代弟子能比?堪堪五百招后,二人深知招式上难分胜败,手上运劲,一攻一守皆虎虎生威。

        这一日西安城中起风,一众人除夏语冰沈碧痕外,余人原本觉得舒爽,此时阳力一出,空气中劲风瞬间变暖,连晋无咎都被吸引过去,夏语冰看得清晰,心道:“无咎长于山中,与鸟兽为伴,或许对儿女情长浑然未知,还需假以时日,这些情愫自然而生,倒不用我们替他操心。”

        她顺理而推,这番猜测却只对了一半。

        卓凌寒右手“打狗棒法”挑戳缠封,左手“降龙十八掌”无坚不摧,沈碧辰亦将家学尽情施展,右手为至阴“直符九天剑”,左手为至阳“琅环碧玉掌”,二人棒剑难解难分,手上招式层出不穷。

        沈碧辰起初想以二指相对,以阴制阳以柔克刚,但卓凌寒掌风一到,登觉压迫窒息,只怕指力尚未穿透手掌,对方掌力已将自己指骨震断,不敢托大,运劲手掌,与“降龙十八掌”一对,双方棋逢对手,路旁树叶被掌风带到,“哗哗”之响更盛。

        晋无咎自出“蓬莱仙境”,每一次旁观卓凌寒对敌晋太极,皆是招式落败,虽知他内力深厚,却从未真正见识过他全力以赴,直到此刻恍如大悟,心道:

        “小哥哥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每招每式都离不开内力,老爷爷只因为内力全失,小哥哥不能使出全力,但是五分力道下的招式,又怎能和十分力道下的招式相比?同样一招‘或跃在渊’,五分力道打出去,碧痕的哥哥都不用理会,直接以招式相拼就可以,但十分力道打出去,碧痕的哥哥就必须回守自保,这其中的差别,我竟到这时才想明白,当日蓬莱仙谷随便一看,就断言小哥哥不如夏昆仑,可真是想得太简单了,夏昆仑,夏昆仑……”

        一想到“夏昆仑”三字,脑中疑惑又复强烈。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