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初步达成

第(1/2)页

    刘安一直都记得自己首领的话,那就是所有的财富都比不上知识,哪怕这些知识都是早已经无用的历史知识。

  但是历史却是最好的榜样,古人的很多知识或许已经落伍,但是却同样可以从中找到许多有道理的地方,中国文化能够自古强大至今,任何一个外族都很难入侵,入侵之后都几乎是被同化,原因就在于此。

  文化,才是最关键的利器。

  刀刃只是可以让敌人的肉体屈服,但是文化却可以让敌人的灵魂屈服。

  想要征服一个民族简单,但是想要彻底征服一个民族却很难,而文化则是不二法宝。

  这些异国他乡的文化总有其得到之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有其中道理的。

  虽然大汉并不是独尊儒术,但是却同样信奉儒家当中的一些道理,或者准确的说,大汉信奉的是真理,世界万物,唯有真理永存。

  只有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之处,才能够让大汉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巅。

  这样的事情,刘安一直都谨记在心,这些东西几乎大汉的所有中高级官员都是学过的,因为他们都深刻的记得大汉的立国之本,那就是知识。

  所以这些书籍在刘安这里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他将这些书籍全部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不过这些书籍是否对外公开,刘安并不清楚,他知道的是,这些书籍在经过特殊的保存之后,都会运送会玉门关,在玉门关那里有专门的大汉博物馆来存储这些东西。

  尤其是这些书籍类的东西,哪怕其中很多东西是禁书,甚至跟大汉现在的理念违背,但是他们也并不会销毁,会尽量保留原本,如果原本实在是无法保存的话,那么会找人抄录,最后这些书籍都会归类于国家图书馆。

  现在有一些书籍没有办法公开,是因为这些书籍也许会影响大汉百姓的思想,但是随着教育的普及,迟早有一天大汉的百姓都会知理,到了那一天了,这些书籍就都可以对外公开了,所有研究的人员都可以对外进行研究。

  因为那个时候,就是他们了解历史,了解古人的时候了。

  贺莫咄他们并不懂这些道理,但是贺莫咄这个人却很聪明,这几年的时间下来,贺莫咄一直都在努力融入大汉,他对大汉的很多习惯都是非常了解的,同样他也很重视这些习惯,所以这些书籍等等,都是贺莫咄强烈要求保存下来的,不仅仅如此,整个曲女城那些人逃走的时候,这些书籍贺莫咄没有让对方带走任何一本。

  至于人,全部都赶走了,不管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信仰什么教派,包括就在曲女城周围的许多寺庙里面的和尚也都是如此,这些寺庙里面的很多经文等等全部都留下了下来,但是里面的和尚全部都跟随曷利沙被赶走了。

  贺莫咄他们庆祝的时候,刘安他们可是一点都没有闲着,火炮一时爽,但是打扫战场太坑爹了,尤其是很多尸体……几乎都不完整了。

  刘安他们不得不将这些尸体堆积在一起,然后放火燃烧,一直到贺莫咄他们离开的时候,位于曲女城郊区的大火依然都没有停歇。

  在曲女城大肆庆祝三天之后,贺莫咄所率领的突厥人就再一次开始继续南迁,他们要继续向南,一直等他们持续到整个部洲半岛南部的第二条河流处才会停止。

  而这第二条河流,也就是后世的克里希纳河,不过现在被命名为了止印河,至于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就是这个意思,而止印河北侧的那一条河流则是被命名为了铁勒河。

  铁勒河的意思就是贺莫咄部的大部分组成是原本的铁勒部,所以这里干脆命名为了铁勒河。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大约还要向南迁徙接近1400公里才可以抵达那一条河流,按照首领的最终意思,那一条河流以南,将会是他们贺莫咄部军队最终栖息的地方,而在河流以北,也就是止印河和铁勒河之间,将会是他们部落的主要栖息地。

  之所以分开,是因为他们的军队还需要长期驻扎在南部边境,负责阻拦这些半岛人,至于他们的最终下场,贺莫咄不关心,他也不感兴趣。

  而他们的部落到时候实际上也会彻底归于大汉所有。

  1400公里的距离,如果正常的迁徙,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根本无法走到那里的,不过贺莫咄他们才不在乎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