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书生意气

第(1/2)页

铁虎想拦住梅尧,可惜晚了一步。

        梅尧冲到那名团丁跟前,抓住枪管向上推起。情急之下,团丁慌乱中扣动扳机,“嘭”,一颗子弹射向空中。

        周围那些团丁全都将原来背在肩头的枪端了起来。

        “什么人?”

        “干什么的?”

        “保护县长!”

        梅尧扔抓着枪管,怒目圆睁:“不许欺负女人!”

        那个开枪的团丁这时才注意到,抓他枪杆的是个文弱书生,于是骂道:“他妈的,吃了豹子胆,敢夺老子的枪。”

        说着一脚就踹在梅尧的胸膛。

        梅尧向后退了几步,差点跌倒。

        他大声说道:“县长大人,不能放纵手下欺压百姓。县长大人,小民有要事秉告。”

        那团丁冲上去还要再给梅尧一点颜色,却被县长喝住了:“住手!带那个娃娃过来。”

        梅尧被带到县长的马前。

        “小娃娃,你找我何事?”贺县长和颜悦色地问。

        “县长大人,小民是鹿鸣书院的学生梅尧,今日贸然拦驾,只想跟大人进几句忠言。”

        “小小年纪,志气不小嘛。”县长说,“梁任公断言,少年强则国强,有这样的少年,是国之幸事。有什么想法,当众说吧。”

        “县长可知近来全县四处闹暴动,是什么原因?”

        “呵,质问我呢?”贺县长干笑了两声,“你说为什么?”

        “民以食为天,国以稳为道。自古以来,但凡老百姓的日子能勉强过下去,他们就绝对不会造反。但凡农民起义,十有八九是官逼民返。”

        贺县长骑着马绕着梅尧走了一圈,说:“我到黄江县任职半年了,还没有谁敢这样对我说话。你倒是说说,暴民闹事难道还有理了?”

        “农民起义,主要原因是赋税太重,苛捐杂税压得老百姓直不起腰,喘不过气。

        加之这些年来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唯有轻遥薄赋才能长治久安,唯有休生养息,黄江才能重新焕发活力。

        明朝的袁了凡,在宝砥县做知县时,为百姓免了很多赋税,青史留名。贺县长也学学袁黄大人吧,黄江县几十万百姓一定会记住您的大恩大德。”

        “哈哈哈哈,”贺县长忍不住大笑,“古往今来,吃粮纳税,天经地义。没有税赋怎么养兵,没有税赋怎么维持政府的运作。”

        “减少赋税,百姓安居,国富民强,乡野无匪患,外敌不敢欺,何必养那么多兵?”梅尧说。

        “笑话。”贺县长说,“赋税再少,也有人嫌多。暴民闹事,不是因为赋税重,那些懒汉、无赖,不肯劳作付出,却又嫉妒富人的家财,这才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还美其名曰,劫富济贫,替天行道。这是替的哪门子的天,行的哪家的道?”

        “抢劫不可致富,平和共处,相互帮扶,才能社会稳定。打打杀杀,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恳请县长体恤百姓,不要用兵镇压,多行仁政。民间那些闹事的,自然会偃旗息鼓。”

        “好小子,是来劝和的。”贺县长冷笑道,“是不是碧云镇那帮穷鬼害怕了,派了你这个小娃娃来施骨肉计。”

        “县长大人,我不是受任何人指使,我只代表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