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东南

第(1/2)页

  自鲁城出发,赵煦乘坐蒸汽机车继续南下。

  先后经过彭城,淮城,扬城等宁州城池,最终抵达金陵。

  在这里,铁路在九江北便中断了,南岸的铁路还在继续铺设,按照规划将延伸到临城。

  经过这些铁路重要节点城池的时候,赵煦便顺道巡视工业的建设情况。

  总体而言,这些城池有的工坊区也如鲁城一般搞得有声有色,

  也有城池虽然不如鲁城,但该有的工坊也有了。

  至于比不上鲁城等城池也不尽然是自身原因。

  比如许多官员向他倒苦水,精通工坊建设和管理人太少,优秀的人都被鲁城,晋城,金陵这些大城池分走了。

  对此,赵煦没有责怪他们,毕竟这本身就是大颂当前的困境。

  由于发展的太快,导致相应素质的人才供用不上。

  如此,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

  只是对赵煦来说,这个问题也是无解的。

  当下人才是有限的,虽然他想让大颂遍地鲜花,但根据实际情况也只能优先发展沿海等交通便利的地区了。

  “殿下,米宣能办得到的,臣也办得到,如果金陵工坊区有一点不如鲁城工坊区,您现在就把臣罢免了。”

  金陵是宁州的首府,而负责宁州政务的同样是燕郡的七名县令之一,藏易川。

  他抵达金陵之后,藏易川便率领金陵官员前来迎接,随即引着赵煦去了金陵城外的工坊区。

  “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不要喊冤。”藏易川性子活泛,喜欢玩笑。

  赵煦了解他的性子,与他说笑起来。

  “喊冤就不是臣下了。”藏易川依旧很自信。

  二人聊着,便到了工坊区。

  一眼望去,赵煦露出满意地笑容。

  正如藏易川说的一样,金陵工坊区的规模以及规划真不输鲁城。

  而且道路上的车马甚至比鲁城多一倍。

  原因在于,这金陵在大颂的工业规划上是江南的工业中心。

  所以在工业建设上,朝廷对金陵的工业建设扶持力度比鲁城大得多。

  燕城港口每日都有蒸汽船起航出海,将机械设备运到金陵。

  可以说无论是工业规模还是工坊种类,金陵都是按照燕城来复制的,可谓是门类齐全。

  他如此照顾金陵,一方面是因为金陵曾是大颂故都,人口稠密。

  另一方面他是准备以金陵工坊区为依托,为江南其他州郡的发展提供支持。

  今后,江南城池需要工业设备和货物直接从金陵购买即可,江北则由燕城负责,减少运输上的困难。

  不过对比现在,金陵的区位优势显然不如苏城,也就是苏州,还有松城,就是当代的上海。

  奈何,这个时期这两座城池就是不如金陵。

  所以,他接下来准备在松城建立一个大型港口,先让这里成为商贸中转站。

  待其地理优势显现,商贾自然会把工坊迁徙到松城和苏城。

  这么做,他也不是偏爱这个两个地方。

  大颂想要富裕,唯一的办法便是海外贸易,通过输出工业品换回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