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及时雨

第(1/2)页

  “一个个都小心点,这玻璃可容易碎。”

  范阳码头。

  杨贺站在一艘商船的甲板上指挥船工搬运木箱。

  木箱里不是别的,却是此次燕王让他南下,需要展出的王府商货。

  燕王执掌整个燕州,从燕州南下金陵比以往便利许多。

  因在一个叫武朝的时期,武朝皇帝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掀起了一个浩大的工程。

  这个工程就是从金陵城开掘河道连通燕州范阳。

  此后,这条人工河流便成了南方与北方的重要运输线。

  范阳由此成了燕州最为富庶的城池。

  以前袁家坐镇范阳,王府的货物自然难以从范阳码头直抵金陵。

  商贾只能绕道豫州。

  现在,燕州之乱后,范阳码头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南北商贾往来不绝。

  货物全部上船。

  杨贺下令商船出发,乘着水波,商船在百余米宽的河道上徐徐而行。

  半日后抵达齐州,第二日到了豫州,第三日河道再次拐入齐州。

  接着再出齐州在西南边凤州行驶了半日,最后进入宁州境内,一路南下抵达金陵,耗费七日。

  挂着燕州商行旗帜的商船出现在金陵码头,立刻吸引了不少商贾的注意。

  对他们来说,当下在金陵城中最不愁卖的就是燕州的货物。

  所以看见燕州商船,他们就如同看见了一艘漂在水上的银子。

  “这就是金陵,果然繁华。”商船靠岸,杨贺下了船。

  在他眼中金陵码头人流如川,到处都是搬运货物的力夫。

  穿着华贵丝绸的商贾比肩继踵,挨肩压背。

  道路两侧,叫卖吃食的铺子一个连着一个。

  只是茶铺子打眼一望就有十几个。

  但即便数量众多,这些铺子里也是座无虚席。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杨贺回想燕州最繁华的范阳码头。

  比起这里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那里出入的商贾虽多,但连这里十分之一都没有。

  早有商行的伙计去城里通知董安了。

  一炷香的时间,董安过来了。

  “杨贺!”

  见到坐在茶铺子里吃茶的杨贺,董安大叫一声。

  “董安!”杨贺顾不得吃茶了,起身几步来到董安面前,两人重重抱在一起。

  以前在燕郡的时候两人便交情深厚。

  如今数月未见,老友重逢自然激动。

  “哈哈哈……”董安大笑,“这次你怎么过来了。”

  两人分开,杨贺笑嘻嘻地对董安附耳说了几句。

  “展会,新货……”董安闻言,眼睛越来越亮。

  “殿下对这次展会很重视,所以令我亲自前来。”杨贺最终说道。

  董安点点头。

  现在金陵城对王府美酒和香水的热烈讨论渐渐平息。

  毕竟一样东西大家都熟悉了,见过了,尝过了,自然慢慢也就接受了,成了金陵城内公认的流行品。

  所以在经过初期的销售数量暴涨,现在金陵的燕州商行卖出的货物基本上很平稳。

  大概每月能卖出十二万坛。

  而香水因为使用的时间能长达月余,销售量每月只有三万瓶左右。

  这只是金陵的商会卖出的,从燕郡卖出的王府美酒每月还有六万坛,香水两万瓶左右。

  之所以燕郡卖出这么少,那时因为王府的货物运到了金陵。

  江南的商贾都直接从金陵的燕州商会拿货了。

  而这也是金陵燕州商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