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离开,眉州的小光

第(1/2)页

  李白听了胖和尚的一番话,禁不住拍手笑道:“先生我明白了,这不就是我老娘常说的:一念成佛,一念入魔吗?”

  海通和尚叹了再叹,过了半晌才说道:“想不到先生的学生,也是慧根深种!”

  李修元看着李白,又看了一眼海通和尚,淡淡地笑了笑。

  “打扰了几天,我也要离开了。”

  来的时候跟李白泛舟而下,回去他想坐在马车上,好好看一看这方天地。

  胖和尚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李修元转眼就要离开。

  沉默半晌后回道:“愿先生二人一路顺风,有缘再来凌云山看看。”

  说完再叹了一口气,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这道理和尚自然明白。

  李白一听,忍不住念叨:“大和尚放心,你这山上好玩得很,待我长大了,肯定会一路乘舟再来。”ωωw..net

  海通和尚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跟李修元两人揖手说道:“小施主说得好,山就在这里,以后之山间还会有一座大佛,等着你来见他。”

  挥挥手,两人离开了凌云山,

  ……

  马车不如轻舟快,但是自在。

  两人一路沿江而上,来到了眉州,这里也是李修元想要看一看的风水宝地。

  若不是时光匆匆,他还想一直在这里等下去,等到某一时代的来临。

  弃了马车,李修元想在这里暂歇两日。

  李白无所谓,能跟先生出游,一览大唐的大好河山,也是他的心愿。

  这一日,师徒两人漫步街头,李白突然间问了一句:“先生还有弟子吗?”

  李修元摇摇头,离开的珝儿其实是老人的徒弟,自己的徒弟小宝这时应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那么高月儿收的那个徒儿小光呢?当年那个桀骜不驯的少年呢?

  突然间,李修元想起了那个宁可躲在长安城外长亭喝酒,也不敢归家的少年。

  李白眼见先生无语,只好摸着肚子说:“先生,我饿了。”

  饿了?那去吃饭。

  抬头一看,前面不远处正好有一家酒楼,酒楼的名字叫做杏花村。

  守在门口的伙计眼见来了客人,远远就打招呼,带着两人进了酒楼找了一个靠窗的桌前坐下。

  挥挥手,李修元让伙计将酒楼的招牌菜点几样。

  伙计应了一声,先给两人端了茶水过来。

  李修元却在想着之前的那事,小光呢?

  李白问他的话还没有回答,李修元却看到在酒楼一角坐着疲倦憔悴,显得落魄的男人。

  跟他心里那个永远都是一身干净衣裳绝不相同的男人,一个已经长大了的男人。

  一个连慕容漱玉和金无铭都头痛的男人。

  李修元叹了一口气,看着眼前这个双眼蒙着一块黑布,手里拄着一把黑剑的男人叹了一口气。

  原来人,真的经不起念叨。

  只是李白的一句话,让他想起了高月儿的徒儿小光,小光立刻就出现在他的面前。

  看上去还是瞎了双眼的小光,不知道经历了什么样磨难之后,变成如此模样的小光。

  他可以认不出长大后的小光,他记得小光手里的那把剑。

  那是当年小黑送给高月儿,高月儿后来又送给小光的剑,更不要说,小光跟着王一在红尘客栈待了十年。

  只是一眼,李修元的神情显得阴沉起来。

  他不打算走了,他要在这酒楼里看一出好戏,看看这个经历了风霜雨雪的男人,究竟被何人所害。

  李白看着先生的模样,忍不住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然后小心地问道:“先生认识那个家伙?”

  李修元静静地说道:“吃饭,看戏,不要出声。”

  李白闻言一凛,立刻回道:“好。”

  酒楼里的小光虽然目不能视,却看着他对面的一个中年男人冷冷地问道:“你就是柳三生?”

  坐在他对面是一个衣着华丽,却偏偏看着小光怕得要死的中年男人。

  在李白眼里,这个中年男人就像是一只被猫捉住的老鼠。

  小光问道:“你就是人们口里说的能起死回生的柳三生,柳先生?”

  柳三生摇摇头,苦笑道:“那是世人为了找人治病吹嘘出来的,其实我没那个本事。”

  小光伸手指着他手里的一串珠子笑道:“你这珠子不错呀!”

  柳三生看了一眼手里的珠子,每一粒都有鸽子蛋大小,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

  这珠子是和田玉打磨而成,是他治好一家有钱人家的老夫人的谢礼,这怕是他花光所有身家都买不起的宝贝。

  就连睡觉,他也要捏在手里。

  听着小光如此赞美,柳三生就像顿时年轻了几岁一样得意。

  小光笑道:“像这样有整块和田王雕刻出来的珠子,只怕每一颗值五十枚金币吧?”

  坐在不远处的一帮闲人闻言顿时无语,这年头,谁敢随手捏着一千枚金币上街,还在手里把玩啊?

  柳三生叹了一口气回道:“这珠子一共二十八颗,想不到先生竟然是同道之人。”

  小光笑了笑:“你只是眉州的一个医生,哪来这么多钱?”

  柳三生一愣,只好回道:“这是病人给我的谢礼。”

  小光想了想说道:“看来,一般的人家只怕是请不起你看病啊?”

  柳三生一愣,他听出了小光话里有话,一时竟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