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清水公文,江都府主

第(1/2)页

  面对铁棠的激将法,二人出乎意料地没有上钩,他们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连你都说风险大,那就是真的大,我感觉不是什么好事。”天问撇嘴摇头,只顾喝茶。

  李庚则是摩挲着手中的八面道剑,轻轻问道:“铁兄不妨先说说何事?”

  铁棠也不遮遮掩掩,将自己想法说出。

  “我准备开辟一个新的部门机构,名为街道司,想请二位入职。”

  他话一说完,在场其余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方乐贤连连摆手:“老弟,使不得啊,道长也就罢了,天问大师乃是佛门中人,切记不可参与朝政。”

  道门在朝堂任职,是有先例,也有现例的,是以铁棠邀请李庚,其他人不会多说什么。

  可天问就不同了!

  他是正儿八经的佛门子弟,出身纯正,乃是大雷音寺的真传。

  诺大的朝堂,乃至整个大商皇朝,从来没有和尚当官的先例。

  而且将佛门、道门放在同一处,简直就是木炭浇油,一点就着,风险太大了。

  铁棠笑着解释:“也不算参与朝政,都是没有品阶的流外官员,算是帮我监察清水城。”

  即便他已经开口解释,众人还是纷纷开口劝阻。

  这种事纯粹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别人一纸公文奏上去,一告一个准,铁棠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打几个钉?

  不过场面诡异地是......事件的两位正主,却是皱眉沉思,仿佛在竭力思索着什么。

  良久。

  天问率先开口:“你胆子是真的大,我不及你。”

  李庚将手中至宝雏形拔出半截,寒光烁烁,剑锋凌冽。

  “铁兄,这两座大山,只怕你背不起,也背不动啊。”

  铁棠笑意一收,眼中绽放神光,五指并掌化拳,捏得虚空气流横飞,发出阵阵爆响。

  “大丈夫之志,应如长江东奔入海,咱们三位绝巅,何须看他人脸色。”

  在场其他人都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一切,不太懂他们三人的意思。

  唯独只有龙榆双拳紧握,神情激动,恨不得亲入其中。

  铁棠三人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便是资质天赋的不同。

  那股独属于绝巅天骄的傲骨,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巅风光,不曾亲身体会者,永远也不会清楚。

  天问、李庚都是铁棠至交,若是铁棠真的需要他们二人帮忙,哪怕二人没有任何身份,照样可以插手街道司的事务。

  可铁棠偏偏要将两人摆在台面上来,就是要昭告全郡,乃至昭告朝堂。

  此时的天问、李庚,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身份,还有身后庞大无比的佛门、道门。

  天问多次表明自己在大雷音寺没有份量,也没有派系,可他一出手,便唤来了佛门世尊的观自在菩萨化身。

  李庚身为太一道真传绝巅,更是牵连众多,根深蒂固,光他的父母二人,就是不可忽视的势力。

  铁棠将两人摆了出来,无论是道门还是佛门,内里杂乱的派系都会受到影响。

  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主宰人间大地的大商皇朝,同样也会被波及。

  即便这些影响如今可能还很小很小,可他们三人是什么资质?

  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

  这是铁棠彰显自身人脉手段,威吓清水城众多世家的一种方式,也是他向朝堂迈出的第一步试探。

  大雪飘飘,寒风萧萧。

  十二月二十二,一封由清水郡郡守联名清水监察正守的文书,被传递到了江都府府衙。

  东流堂,江都府府主办公之所。

  此时内里坐了五道身影,轻声细语地议论着什么。

  一道矫健的身影走到东流堂门开,躬身一礼,双手拿着一封文书,高举过头顶。

  “府主,清水郡守有公文上报。”

  堂内声音一滞。

  其中一人抚须笑道:“这清水郡守不才刚刚上任么,这么快就有公文传达,莫非是遇到了什么棘手事务?”

  “他毕竟还是元神大巫,恐怕难以压服其他众人,来信求府主相助了。”

  “最近他的名头不小啊,听说此人去了一趟殷商宫阙,得到了人皇青睐,还得到了人皇手书,也是一尊了不得的人物。”

  “他真的见到人皇了么,我听说.....”

  “将公文递上来!”

  正中主位那人开口,打断了其他人的议论。

  他看起来四五十上下,背脊挺立如山,眉似剑锋,眼如星月,下巴留着山羊胡,威严深重,不苟言笑。

  此人便是江都府府主风毅,也是风冰瑶的父亲。

  他执掌天下十二都府之一,是真正的位高权重之辈,这个位置整个人间大地只有十二人,放在朝堂上也有举轻若重的份量。

  虽只是正三品官阶,却统辖一府六郡,数百上千城池,绝对的实权官员、封疆大吏。

  接过公文之后,上面的火封泥印俱在,代表无人拆卸。

  风毅没有急于拆开,而是看了看上面的郡守官印与正守官印。

  “老徐,监察殿的印也在哩。”

  右手一人有些惊讶:“哦?正阳那家伙也掺和了?也对,郡守就是监察使。”

  左手一人说道:“监察使兼任郡守,还是郡守兼任监察使?这两种官阶到底是怎么搞到一起的?

  老风啊,以后只怕有得你头疼了。”

  风毅将手中文书托在掌心:“不用以后了,我感觉这里面就不是什么好事。”

  “既然有我监察殿的官印,那我也不走了,看看何事。”

  “好!”

  风毅也不隐瞒,当众拆开公文,仔细阅览起来。

  片刻之后。

  他不悲不喜,将文书递给了老徐。

  “你是咱们江都府的监察正卿,这里面你的麻烦也不少。”

  老徐一展文书,快速翻阅,很快就知晓了来龙去脉。

  “清水报房,清水杂谈,清水小报?有意思。”

  “可否给我等一阅?”旁边三人起了好奇心。

  老徐看向风毅,后者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很快。

  这封文书被几人传阅,都知晓了上面的内容。

  有人给出建议:“清水郡民智未开、慧根难种,若是让他这么做.......时间一长,只怕日后清水郡就姓铁了。”

  也有人给出不同意见:“也不尽然,百姓借助小报也可洞开智慧,晓通道理。

  到时民智渐长,人人都会有自己的观念想法,就算他想一手遮天,也难掩民心之杂。”

  “道理不辩不明,懵懂无知好过一知半解,就怕这些人知道一点,却不曾深思,反倒惹出祸端。”

  “要等所有百姓通晓智慧,那时间太久,只怕三五十年内,清水城唯铁不二,这对朝廷可不是好事。”

  .......

  其余三人争辩起来,老徐闭目沉思,风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